第AA05版: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5
上半年我省外贸总值近3800亿元
菜市场“新业态”正吸引年轻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各地菜市场成为旅行景点、特色打卡地、放松身心的“治愈地”……
菜市场“新业态”正吸引年轻人
“烟火气”满满的菜市场吸引大批年轻人打卡

“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场。”《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曾说。

热爱旅游的00后小潇对此深有感悟:“去一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我就会把当地的菜市场作为一个景点,感受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特色美食。”前不久刚到郑州工作的她准备周末就去逛逛附近的菜市场。

不止是小潇,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拥入菜市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里成了年轻人放松身心的“治愈地”:当地人能在这里回忆起小时候的记忆和味道;游客能在这里寻到这座城市的美食与美好。

事实上,近年来,在各个城市,很多菜市场,早市、夜市、超市、农贸市场、便民中心……年轻人的身影一直在增多。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肖理心

实习生 马梓瑶/文 受访者供图

菜市场,年轻人心中的“反emo打卡地”

“比起封闭的商场,这种露天市场更有人情味,心情不好的时候走进菜市场,看到鲜艳的蔬菜瓜果,听到商贩顾客叫卖还价的声音,会让我平静下来,很治愈。”今年7月,准备出发去南京旅游的小潇早已做好攻略,“南京茶南菜市场是当地特色打卡地,已经加入旅行规划。”

其实两个月前,小潇刚刚逛过厦门当地的八市海鲜市场,她告诉记者,市场中顾客多是去当地旅游的年轻人,他们跟小潇一样,“在菜市场鲜活的场景里,我们能感受到稀疏平常的美好”。

如今的菜市场不再只是年长者的购物场所,而是年轻人另一种形式的心灵寄托。在豆瓣2020年8月创办的“菜市场爱好者”小组中,来自国内甚至是国外各地的组员们分享着自己所遇到的“心水菜市场”与打卡见闻。

告别“脏乱差”,菜市场拉满情绪价值

7月16日傍晚,记者随机走访郑州市金水区银河路农贸市场后发现,干净整洁的菜市场内,明亮灯光下的瓜菜排放整齐、品类丰富,不少居住在附近的年轻人独自或者和朋友一起前来选购食材。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郑州进行公益性标准化农贸市场新建改建工作,并被列为每年的民生十大实事;到2018年,郑州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要求3年内农贸市场数量增加至200家;2020年新建、提升改造农贸市场20家,有效改善了近60万市民的餐桌供应。

今年2月,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召开2023年郑州市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与考核工作部署会,又详细安排了2023年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与考核重点工作。经过这几年的持续改造升级,过去老旧小的菜市场问题得到解决,农贸市场焕然一新。

像菜市场这样极具“烟火气”、普遍分布的线下市集,当下正一改“脏”“乱”“粗俗”的刻板印象,成为年轻人追求生活本质的地方。不仅如此,不少菜市场还新增了小吃区,卷面筋、胡辣汤、水煎包……应有尽有,既方便了做生意的摊主,也给菜市场增加了更多烟火气。

不只是购物场所,菜市场打造新业态

为了更好地吸引年轻人,各大菜市场也通过多元化和特色化的打造,提供更真实的产品感受、场景体验、人文社交,如今的菜市场不仅是年轻人的购物场所,更是他们的沟通场所。

“逛菜市场也不是每次都为买食材,就是单纯逛一逛,这可以满足我某些情感需求、社交需求。”小潇告诉记者。而多数打卡菜市场的年轻人都有像小潇这样的心理。因此,不少菜市场开始打造复合业态,例如厦门的“八市”以及南京的“茶南菜市场”,当下都结合“夜市经济”吸引游客。如果说舒适、轻松的购物氛围让人愿意留下来多逛一逛,那么多元化的选择、舒适的购物环境、个性化的商品和社交功能等,都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让市场更耐逛。

此外,不少摊主在感受到菜市场趋于年轻化后,会不断调整经营方式,比如通过直播、拍短视频等来吸引更多年轻人。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87546 2023-07-20 00:00:00 四 菜市场“新业态”正吸引年轻人KeywordPh各地菜市场成为旅行景点、特色打卡地、放松身心的“治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