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来,二七区以建设全市“最OK”大厅为总引擎,以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办不成事”为突破口,集中力量解决“不能办”“没人办”“不好办”“不知怎么办”等事项,高效疏通堵点、难点,努力让“办不成”的事在二七区“都能办”。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马晓丹 提效率:把“不能办”变成“能办成” 今年5月,多名学生家长反映:孩子中招报名需要家长3日内提交在郑缴纳一年以上的社保证明。这些家长已经交过社保,但因系统升级,查不到缴纳信息。二七区立即召集教育、社保、税务多部门召开会议,打破部门、层级壁垒,协调解决问题,帮学生顺利完成升学报名。 为让企业和群众都能“办成事”,二七区在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务。该窗口设立以来,先后受理跨省办理、申请证件、登记注册、社保医疗等各类政务服务事项30余个案件,办结率100%。 整资源:把“不好办”变成“办得好” 为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二七区制定完善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免证办等机制。 6月,来自福建省诺奇股份有限公司的感谢信提到,因业务需要,要对全国分公司进行注销,但总公司公章无法外带,导致部分需要现场填写的材料无法盖章,前来郑州办事的公司人员以为将无功而返。但令他们惊喜的是,二七区政务服务中心采用的“容缺机制”,受理了该企业的办理事项,欠缺材料按时补交即可正常发证。审批完成后,政务服务中心又把办结文件“包邮”给该企业。 为办好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二七区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主题一件事”,让“不好办”的事办得又快又好。今年6月,二七区还办理了全市首笔住房公积金贷款存量房“带押过户”业务。 用真情:把“不知怎么办”变成“我来帮你办” 小窗口、大服务,小事情、暖人心。今年3月,到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李大爷只记得办理居民养老缺份材料,具体材料名称记不清楚。窗口工作人员帮助他联系街道和社区,顺利开具了社保完税证明。李大爷拿到激动不已,拨打郑州日报新闻热线表示感谢。 这样的事情经常在二七区发生:“人民帮办员”帮助市民孙先生联系周口社保删除重复信息,成功异地办理社保;出入境工作人员函调核实户籍信息,跨省办理护照;不动产工作人员陪同老人到公证处咨询继承公证…… 每一位二七区工作人员都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来二七,我帮你。”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