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4版:建设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4-05
六个“全力以赴” 打造科创高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六个“全力以赴” 打造科创高地
高新区力保全年目标如期完成
森鹏电子车间 尹金凯 图

“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全力以赴稳工业、强支撑,全力以赴强招商、增后劲,全力以赴抓创新、强驱动,全力以赴振消费、激活力,全力以赴优环境、强保障。”8月11日,郑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提出了下半年工作六个“全力以赴”,要求全区上下,铆足干劲,乘势而上,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红军强调,要对标对表郑州市下达的2023年预期指标,全区上下要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坚持“稳”字当头,“进”上发力,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能快则快”,奋力冲刺“双过半”,持续巩固拓展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态势,坚决稳住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盘,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的过硬答卷。

记者 孙庆辉

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

“三季度承上启下,事关全年。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增强目标意识、时间意识、任务意识,立足国家高新区行列找标兵、明方向,紧盯全市‘保七争八’目标,下‘非常之功’、行‘非常之举’、施‘非常之策’,推动经济第三季度加速回升,第四季度提速提质,确保各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方阵。”高新区向全区发出号召。

要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新建项目抓前期、抓开工,在建项目抢时间、赶进度,建成项目促投产、早达效。

抓好项目土地供应。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138亿元以上。创新发展局作为牵总部门,要明确各责任单位的目标任务,压实责任,制定工作计划,加快推进落实。国土规划住建局作为项目土地出让的责任主体,要主动对接项目单位,全力以赴协调解决土地出让中存在的问题,下半年每个月都要有产业用地出让,将“工业定制地”项目分批次落地,尤其要保障辖区企业扩大再生产项目用地需求,保证下半年新项目拿地即开工,不断充实固定资产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泉动力。

抓好专项债券项目建设。创新发展局要利用好专项债券,推动专项债券项目多申报、多通过、多发行。今年以来已经申报成功的19个专项债券项目,要推动债券资金尽快转化为实物工作量。

抓好“三个一批”项目。投资促进中心负责,集中签约一批,加快推进在谈重点项目签约,借助传感器大会契机谋划三季度的重点项目签约,下半年,完成高质量项目签约。集中开工一批,确保已完成土地供应未开工的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国土规划住建局牵头,各项目主管部门配合,全力做好已选址重点项目用地保障,重点推进一批。下半年,创新发展局负责,将拟供地项目争取纳入省市重点项目服务保障,通过重点项目周例会、项目督导观摩等工作机制,保障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要强力推进三大功能板块建设。产城更新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下半年,加快推进联东梧桐街等项目落地动工,积极推动潜在更新企业的项目启动更新。

要强化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时刻保持“项目工作关键基础在储备”的思维,紧盯主导产业领域方向,建立重点项目数量更多、体量更大、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项目储备库,实行滚动管理,保持项目建设的充足保障和可持续性。要持续保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用好各类大会平台,分期分批邀请各地企业家来高新区考察,研发储备一批项目,不断完善产业梯度。

全力以赴稳工业、强支撑

以“一个主导产业、一条产业链、一支工作专班、一个主攻方向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保持定力,久久为功,认真分析梳理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产业链完整性、支撑性、安全性,形成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全年建成10个示范智能工厂,20个示范智能车间,推广应用100台工业机器人,为100家企业提供“智改数转”诊断服务。推动1000家中小企业上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覆盖率达80%左右。开展产业大脑二期建设,对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抓好产业链和龙头企业培育。出台郑州高新区龙头企业培育专案,集聚培育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23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00家以上,头雁企业达到6家,争取培育百亿级企业1~2家。实施“一链一专班一研发机构一图八清单”工作机制,形成产业链八个清单,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围绕主导产业持续延链补链。打造“一产业、一规划、一展会、一平台、一政策、一基金”的发展模式,持续办好“世界传感器大会”“强网杯”等活动,出台《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链提升方案》《郑州高新区振兴超硬材料产业若干措施》等政策,推动超硬材料等传统产业优势再造。

加快打造数算产业。依托“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推动“超算+智算”融合式发展,建设城市算力网基础设施,谋划召开城市算力网全国现场观摩会及算力网生态大会。

全力挖掘新的增长点。创新发展局和园区运营中心负责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密切跟踪、关注规模临界点企业和新建成企业,确保所有的“四上”企业及时纳入管理视线,为经济总量提供支撑。要建立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500万元、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成长性较强的“小升规”企业培育库,争取下半年再新入库“四上”企业50家以上。

全力以赴强招商、增后劲

“今天招来的商、引来的资就是明天的新产业,今天招来的才、引来的智就是明天的新动能。当前各地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无不穷尽所能,面对千帆竞发、奋楫者先的竞争态势,要努力实现更高速度的增长,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双招双引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紧密对接目标,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双招双引的水平和效能。要在落地见效上下功夫,项目成功签约只是踢开了第一脚,签约项目越多,项目落地任务就越艰巨。把项目招进来是真本事,服务好项目建设和发展更要真功夫。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及时跟进服务,想投资者所想,急投资者所急,做到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在哪里,快速扫清影响项目进度的‘绊脚石’。”张红军在讲话中强调。

下半年高新区首先要抓关键项目招商签约,为2024年一季度开门红做好项目储备。其次要抓战略平台招商。继续扩大2023年世界传感器大会的招商显示度,同时继续开展战略招商,力争再挖掘一批传感器上下游企业,巩固高新区在传感器领域的产业集聚优势。

另外要抓招商体系效率。在“1+5+N”招商工作体系实际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体系运转效率,加强各成员单位间沟通协调机制,深度调动区内N个平台型招商抓手的招商主动性,从而实质性形成招商合力,保障高新区招商工作高质量推进。

全力以赴抓创新、强驱动

科技创新是高新区立区之本,也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优势和特征。郑州高新区要坚持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引领力量。继续把推动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按照打造“两区四高地”的要求,着力在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争创河南省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建立不少于30项的颠覆性技术转化培育库,实施揭榜挂帅项目不少于10项;探索实施科技型企业“多投多奖”研发投入补助机制,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区内外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

持续推进企业梯次培育。以“郑州高新区高企服务与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00家,瞪羚(潜在)企业达到300家,独角兽(种子)企业达到5家,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9%。

建设高端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河南省智能传感器MEMS中试平台建设,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引领型平台50家;通过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培育库,对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规上企业符合条件但尚未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的进行重点跟踪、服务和辅导。

全力以赴振消费、激活力

下半年,高新区要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依托正弘汇、保利文化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办好促消费活动,开设节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休闲文化专区等常态化消费场所,加快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组织策划促消费及夜经济活动,营造消费氛围,刺激消费。开展汽车团购活动,联合工会,针对区内大型单位开展更加精准的汽车团购活动,进行团购意向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团购车型制定个性化特惠方案,促进汽车消费。

千方百计稳定商品房销售。支持企业把握下半年政策及市场窗口期,全力营销去库存。同时积极开展“云上房博会”等推介展销活动,提升优惠力度,以促进项目成交去化。用好用活郑州市住房新政15条,通过新房契税减免等方式,提振居民住房消费意愿。

加快公园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落实《关于郑州高新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工作方案》,研究出台《郑州高新区特色街区支持政策》,加大力度推进朗悦·公园里特色街招商,争取十一前正式开业。

全力以赴优环境、强保障

要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上持续发力。政策落实到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以“快、准、直、实”四字为要,落实好上级及区本级稳经济政策,以中原中小企业指数平台为依托,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切实保障各类政策落到实处、落到企业。

要在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效能上重点发力。切实用好“书记亲商助企服务热线”,政务服务中心要广泛宣传、全面收集、认真梳理,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各责任单位要把帮扶工作责任压实,第一时间主动对接、上门服务,全力营造全区上下亲商助企的浓厚氛围;各园区运营中心主任每月要接待项目单位或走访重点企业30家以上;创新发展局要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推动经济发展这个重要抓手,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实施“一对一”上门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市场、破瓶颈、解难题。

要在产业链打造上集中发力。创新发展局牵头,要深入贯彻落实《郑州高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充分发挥“1+6+10”工作专班作用,建立“八项清单”,完善产业链提升方案,集中精力打造好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高端装备、新材料等10条重点产业链。

要在政策研究上精准发力。政策研究中心要更加主动、前瞻性地开展政策制定及调查研究工作,尽快修订完善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年底前正式出台;尽快研究《郑州高新区振兴超硬材料产业支持政策》;开展高新区GDP构成比例分析及如何做大盘子,有针对性补短板,拉长长板的课题研究工作,年底前完成。

要在国资国企作用发挥上充分发力。国资国企要敢于当主力、打头阵,展现使命担当,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有挑战性的经营目标,拿出更加有力举措,强化经济调度,强化高质量投资,强化风险防控。要发挥好国有资本杠杆和引导作用,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优化分工协作,推动国企民企生产要素深度连接,共同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为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机制上要“四个强化”。要强化日常绩效考核。用好KPI考核机制,用事实、数字、业绩说话,各级各部门要在岗在位在状态,深入基层一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对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任务等进展缓慢、推诿扯皮的单位和部门要严肃问责追责。

要强化“五经普”成果利用。要通过本轮“五经普”工作,加大对辖区企业走访调研力度,深度挖掘潜在优质企业,持续完善梯次培育体系。特别是针对“风口”行业的潜力企业,完善“一企一策一人”工作机制,实现点对点提供全过程专人服务,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要强化产业链推进体系。按照高新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围绕打造“十大产业链”,深入研判分析支撑行业发展的重点骨干企业,建立清单,实行“龙头企业领导分包+重点企业专人服务+其他企业园区对接”,实现“三级联络、全域覆盖、专人对接、专业服务”,确保经济贡献度比较高的重点企业平均增速实现高速增长。

要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围绕基本目标,严格落实经济运行分析会、项目周例会等调度机制,在培养龙头企业、抓大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培育入库纳统新公司、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等方面加压奋进,责任到人,严格考核。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92339 2023-08-15 00:00:00 二 六个“全力以赴” 打造科创高地KeywordPh高新区力保全年目标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