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2
流失文物为何归国路漫漫?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列颠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超2.3万件
流失文物为何归国路漫漫?
不列颠博物馆 新华社发
不列颠博物馆 馆藏部分中国文物 汝窑青釉盏托 (河南宝丰清凉寺,北宋)
青铜鸮形卣 (河南安阳附近,商代晚期)
三彩罗汉像 (河北易县,辽代)
青花徽章和题字纹克拉克瓷碗 (江西景德镇,明万历)
归国文物西周青铜“虎鎣”亮相国博 新华社发

8月26日,不列颠博物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证实,该博物馆大约有2000件藏品失踪,这一自本月中旬起持续发酵的事件被推至高潮。

28日,因环球时报社评而引发的话题“请不列颠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登上热搜第一。

今天,关于不列颠博物馆的网络自制短剧上线,讲述中国文物苏醒后万里寻找归家路的故事,呼吁国人关注流失海外的文物。

以上种种,将不列颠博物馆再次拉回中国人的视野,也戳中了人们心中的隐痛:那些被掠夺、被盗窃的中国文物,为何归国路漫漫?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晓璐 文/图

(除署名外)

馆藏中国文物超2.3万件

在全世界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的来源、流转问题相当复杂。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仅1840年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其中,不列颠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每一件流失在外的中国文物,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虽然不列颠博物馆方面宣称,馆藏中国文物是通过馈赠、购买、交换等方式获得的,但这些无法言明的渠道背后,事实上是战争期间的疯狂掠夺和倒卖。更具体地说,是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疯狂掠夺,和清末民国时期盗墓贼的销赃和清皇室的私卖。

不列颠博物馆越是辉煌,他们过往的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以及直接对中国施加的劫难,就越是让人触目惊心。那些被劫掠或盗取而得的文物,大多被安置在博物馆库房,仅有约2000件被长期展示,其中包括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辽三彩罗汉像、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等极其珍贵的国宝。

多国要求其归还流失文物

在不列颠博物馆失窃风波持续发酵的当下,其安全管理和藏品记录保存方式再次引起外界的极大质疑。

8月26日,不列颠博物馆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件文物丢失,“估计大约2000件,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临时的数字”。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已于25日辞职,并承认该机构没有对文物失踪采取“应有的行动”。

事实上,不列颠博物馆文物被盗或失踪事件并不罕见。据媒体报道,20世纪70年代,该博物馆称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硬币和奖章被盗;1993年,窃贼从屋顶闯入,盗走了价值25万英镑的罗马硬币和珠宝;2002年,一尊有2500年历史、估价约2.5万英镑的希腊雕像被盗,至今未能寻回;2004年,15件中国文物和宝石在该馆开放时间段内神秘失踪……每一次,不列颠博物馆方面都表示将提升安保水平,但其成效显而易见。

据悉,目前为止,不列颠博物馆流失的藏品包括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珠宝、玻璃器物、银项链、古钱币、多件陶瓷碎片,以及其他未被展出的多件文物等。

作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不列颠博物馆内至少有800万件藏品,它们来自世界各地,很多都是通过非正当途径获取的。截至2019年,只有约8万件藏品被公开展出,其余藏品大多存放于储藏室,很多甚至很可能没有被记录在册。

不管是珍贵文物被蒙尘,还是该馆暴露出的管理和安全漏洞,都让人们无法接受。多国借此机会,再次呼吁不列颠博物馆归还各国文物。

文物归国路满布荆棘

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流失文物的归国路注定是布满荆棘的。

国际上,关于文物返还问题的公约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另一个是1995年签订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但它们只对公约签署生效之后的案例有约束力,无法溯及公约生效之前的流失文物。

好在,在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之下,不少国家和机构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如2017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上任后承诺5年内将“暂时或最终将非洲文化遗产归还给非洲”;2018年,德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殖民背景藏品处理指南;2019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向埃及归还一件古埃及祭司的镀金棺椁;2022年,英国也在各方压力下向尼日利亚归还了部分贝宁青铜器。

2014年,中国主导制定了反映文物流失国诉求的《敦煌宣言》。截至2019年,我国也已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包括圆明园虎鎣、秦公金饰片、皿方罍器身、曾伯青铜器等。

虽然相较于庞大的流失海外文物,成功回归的文物不过是沧海一粟,文物的归国路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时代在变化,相信宣言有成为共识的那一天,流失文物也有“逃出”异国博物馆,重回故乡的那一天。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95648 2023-08-30 00:00:00 三 流失文物为何归国路漫漫?KeywordPh不列颠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超2.3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