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传感谷举行,标志着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发展更加延展、稳固、健全,我省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已经占领关键环、迈向中高端,也标志着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设辐射更广泛、品牌更凸显。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文/图
高水平建设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 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约61.83亩,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加快构建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是高水平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打造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必要支撑。 近年来,郑州市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建立智能传感器产业链链长制,建立“一链一专班一研发机构一图八清单”工作机制,明确依托高新区,建设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核心区,推进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工作,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 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能够加快企业创新集聚,解决我国高端智能传感器在材料、设计、工艺等环节存在的“卡脖子”问题,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引领、支撑河南省传感器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将重点打造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传感器终端等产业集群,配套建设智能传感器孵化器、加速器、人才培训、产品展示等综合服务平台,着力集聚智能传感器上中下游企业,形成高端产品制造为产业基础、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软件算法和示范应用为推动的生态体系。
郑州市智能传感器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约300亿元 截至目前,郑州市智能传感器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约300亿元,占全省90%、全国约10%,关联及应用企业约4000家,主要分布在气体、仪器仪表、电力电网、环境监测等领域,在国内细分行业具备一定优势,培育了以汉威科技、炜盛电子为龙头的气体传感器,以新天科技、光力科技、天迈科技为龙头的仪器仪表传感器,以日立信、三晖电气为龙头的电力电网传感器,以驰诚电气、安然测控为龙头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在2022年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颁布的中国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郑州高新区位列第四、中部第一。 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开工既是郑州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集结动员令,也是郑州市锚定电子信息“一号产业”、抢占智能传感器产业制高点、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