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薛璐)9月6日上午,新密市曲梁镇密杞大道旁,塔吊林立、车辆川流,郑州越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业4.0机器人环保智能化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一期厂房雏形初显。与此同时,附近项目部内,几个小会议室皆座无虚席,项目对接、工程进度……每个小组都在紧锣密鼓协同推进。“一切都是为了争取时间,力争要实现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纳税。这也是我们企业对新密市委、市政府的承诺。”项目负责人何鹏举说。 越达机器人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占地288亩,规划建设5G智慧工厂、研发中心、高端人才中心院士基地博士工作站等。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预计年纳税超亿元,有望建成新密市首家标准化智能工厂,将有效延展新密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助力打造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 然而,这么好的项目新密一开始并非首选地。“我们也考察了几个南方城市,他们给出的条件非常诱人。但最后能落地新密,完全是因为我们被感动了。”何鹏举说,从一开始与新密接洽、项目前期地块清理、各类手续办理到项目开工建设,新密市、开发区、曲梁镇各级党委政府层层呵护,成立服务专班,“项目上任何大事小事只要联系,马上人都到场了”。 说话间,何鹏举特意拿出手机,讲起他如何用3张照片说服股东的事。“我就把照片放到大屏幕上,寒冬腊月,专班负责人和党员干部站在野地里吃泡面充饥,争分夺秒为我们节省时间;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深夜,靠捡树枝点火取暖,专班还在现场指挥清表;早上六七点,天微微亮,专班已经在工地上开晨会了。在去年底疫情严重的时候,服务专班昼夜不息、24小时赶工,仅用一个月时间,在春节前平整出近300亩土地彻底打动了我们,给了我们坚定选择新密的信心。” 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把服务机制嵌在“链”上,把党员干部用在“链”上,锚定打造“三区两强一基地”,新密市曲梁镇深入实施“书记项目”,坚持以党建聚“链”,锻造经济发展新长板,助力服务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以党建链带动产业链,推动形成“党建引领、政企共建、产业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受益于党建引领,在专班指导下,我们公司也成立了‘党建工作部’,作为一环融入‘链’中。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推荐他们来新密投资,也与国内知名头部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未来,我们有望助力新密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新突破。”何鹏举说。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