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7
本周多降水,今起气温下降
预制菜能否进校园 决定权应当在师生和家长手里
纬四路隧道内爱心驿站投用
当月立当月结 金融简案最长18天审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预制菜能否进校园 决定权应当在师生和家长手里
扫码看 相关新闻

最近,对于中央厨房集中配餐的担忧正在多地蔓延,家长担心学校统一配餐含有预制菜,长期食用会对学生的健康不利。据中国新闻网9月18日报道,一位来自江苏无锡的家长表示,她已因此事辞职,现在每天给孩子送饭,“我娃班里就两个送饭的,但是那些没时间送饭的也坚决抵制”。

因无法拒绝“预制菜进校园”而辞职,这位家长为了孩子能吃上放心饭菜做出的“牺牲”着实不小。可以想象,如果有其他途径能保证孩子吃上新鲜饭菜,家长应该不会轻易辞职。在这背后,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家长对学校的决策如此无奈?

与辞职亲自下厨的无锡家长不同的是,浙江湖州、广东东莞、海南海口等多地家长,通过当地问政平台表达自己的担忧,并要求相关部门针对预制菜是否进校园的问题给出明确态度。

不管是主动问政,还是无奈辞职,都反映了家长的普遍困境:在外界对预制菜的安全性仍心存疑虑的情况下,不少学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预制菜端上了孩子的饭桌,而家长质疑的呼声则被忽视了。

孩子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强调,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应当以适当方式听取家长委员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保障师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因此,部分学校在中央厨房集中配餐的问题上自作主张,忽视师生家长的意见,是对师生家长权益的侵犯。对于“饭桌上的食品安全”,师生和家长都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更有权对不认同的做法表示反对。

目前,家长对预制菜的质疑主要有3个方面:一、反复加热造成营养流失,无法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二、长时间保存食材不新鲜,可能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三、“科技与狠活”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对于这些担忧,希望引进预制菜的学校能一一予以回应。

需要肯定的是,预制菜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对不少食堂环境不达标、人员配备不足的学校来说,引进更为安全可控的预制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况且,在规定范围内的添加剂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食品标准形成统一规范的前提下,家长不必谈预制菜“色变”。

预制菜确实代表了餐饮市场差异化发展的新趋势,但标准化管理应是前提和基础。目前,在部分地区,对预制菜生产的监管还存在空当,不同地区和企业之间生产的预制菜仍有较大差距。等市场成熟了,监管到位了,公众接受了,再谈论“预制菜该不该进校园”也许更稳妥。毕竟,无论如何,校园都不应该成为试验场。总之,在师生和家长知情且同意的前提下,让预制菜先成为“明白菜”,才能做成“放心菜”。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评论员

杨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99005 2023-09-19 00:00:00 二 预制菜能否进校园 决定权应当在师生和家长手里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