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2023黄河文化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5
在“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 共赴诗和远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 共赴诗和远方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及文艺演出昨日在郑绽放
诗歌节开幕式及文艺演出精彩现场

诗在中原,歌咏中华;天地之中,诗意飞扬。9月21日晚,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及文艺演出在河南艺术中心璀璨绽放。张国立、张凯丽等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朗诵艺术家、诗人,以诗歌朗诵、情境表演、声乐、舞蹈、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大家呈现一场充满诗意的精彩演出。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成燕 秦华/文 李新华 见习记者 王梦瑶/图

厚重底蕴

中原诗人名家辈出

河南是中国诗歌文学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与河南省境内有关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1/3以上。河南是老子、庄子、墨子、列子、杜甫、韩愈、李商隐、白居易、刘禹锡、元稹、岑参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诗圣”杜甫是河南巩义人,其诗歌被赞为“诗史”;“诗魔”白居易是河南新郑人,他创作的《长恨歌》《琵琶行》成为千古佳篇。岑参、刘禹锡、李贺、李商隐等河南人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跻身于著名诗人之列。

中原沃景、文旅和鸣;黄河之滨、风华“郑”茂。郑州地处中原,是八大古都之一,《诗经·郑风》的发源地,人文荟萃,文脉悠长,孕育滋养了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一批诗坛名家。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在郑州创作的经典名篇更是不胜枚举。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原是诗歌的故乡,郑州自古以来就是诗歌文化创作交流的“十字要冲”。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2000多年,其中描写郑州地区人文风情的《国风·郑风》就有21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浓郁“郑风”扑面而来,助推起中国文学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唐宋时期,顺着黄河东西向交通要道形成的诗歌走廊,郑州成为重要的节点城市,豪放的“诗仙”李白、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文学大家苏轼等一大批文人墨客都曾在嵩山、黄河间激情高歌、吟诗作赋,共同把中国诗歌推向了历史巅峰。王维“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将郑州郊外的田野写得清新淡远,如诗如画;李商隐登“郑州八景”之一的夕阳楼,留下“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千古名句。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子产,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列子、韩非,唐朝时期的大诗人白居易、李商隐,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魏巍都是郑州籍名人……他们用品德、智慧、才华、深情构筑起中华优秀诗歌的文化之魂。

四大篇章 众多艺术家登台演出

整场文艺演出分为《诗源》《诗忆》《诗脉》《诗颂》四个篇章,高度融合了朗诵、舞蹈、武术、戏曲、曲艺、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绚烂多姿、精彩纷呈。张国立、韩童生、徐涛、温玉娟、瞿弦和、张凯丽、吉狄马加、于同云、范军、连续等众多艺术家登台演出。

《诗源》致敬华夏经典,一曲《诗国盛典》低吟高歌、追根铸魂,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诗忆》点亮黄河精神,配乐演奏《大河——献给黄河》以赤子之心讴歌母亲河;豫剧《杜甫·大河之子》展现了诗圣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担当;中国功夫《化境》传承中华武术魂,彰显爱国情、报国心。《诗脉》尽显中华文化魅力,《千秋家国情》联诵古诗名篇,树立起中国古代爱国诗人群像;《水月洛神·芙蓉池》演绎洛神传说,展现厚重中原文化;《数星星》以河南曲艺的形式讲述姓氏背后的著名诗人;《金秋:爱的抒怀》将诗歌永恒的主题融入情境;《但愿人长久》集流行和古意于一身。《诗颂》描绘盛世图景,以《致祖国》回望“五四”以来的新诗之路;《风雅颂》以歌声传达诗意,传承历史文脉,展现当代华章;演出最后,全场放歌《新时代进行曲》,唱响时代新声,振奋民族精神。

请继续阅读A06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99698 2023-09-22 00:00:00 五 在“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 共赴诗和远方KeywordPh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及文艺演出昨日在郑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