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电 从一名普通的山村孩子成长为一名会开坦克的军校学员、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如今又成为一名远赴太空的航天员……实现人生“三连跳”的江新林说:“在任何时候,个人的理想追求都是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然而,对于35岁的他来说,每一次角色的转变过程都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一次飞行训练中,江新林曾遭遇生死考验 1988年2月,江新林出生在河南开封杞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不知疲倦地在农田里辛勤耕作,竭尽全力供孩子们读书。 中考后的那年夏天,为了替父母减轻负担,江新林跟着哥哥外出打工。打工的地方是一个火车站,需要在一个废弃厕所的原址建新的厕所。炎热的天气里,他忍受着臭味和蚊虫的叮咬,拿着工具不停地翻挖地基。 “一天下来,浑身都酸软了,一点力气都没有,手上也磨出了血泡。”江新林回忆说,至今,这段打工经历仍历历在目。 在江新林的老家,当兵是父老乡亲眼中十分光荣的事情。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考了军校,顺利被原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录取。 大二暑假去甘肃嘉峪关下连实习,是他四年军校生活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戈壁滩上酷暑难耐,坦克车内车窗紧闭,车内只有一个小风扇“呼呼”转着。“车子开起来后的扬沙飞到车内,被风扇叶加速,打到脸上生疼”。 “坦克的操纵杆全是弹簧助力,没有液压助力,操纵起来特别重,还‘嘎吱嘎吱’响。”江新林说,“和航天员水下训练有点像,都需要上肢有力量。” 毕业分配那年,空军开始从军校毕业生中选招飞行员。得知消息后,江新林决心“飞向更宽广的天际”。 后来,江新林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成为一名飞行学员。 一次飞行训练中,江新林遭遇了生死考验——当他驾驶飞机在跑道上把油门加到最大准备起飞时,发动机转速指针突然摇摆不定。 在飞机抬升前轮即将起飞的关键时刻,江新林果断收光油门,放减速伞,刹车减速,最终将飞机安全地停在了跑道上。事后,他因为处置正确及时获得奖励。 2018年,国家启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计划,热爱飞行的江新林报了名,他说,他要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2020年9月,江新林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 “期待太空失重的神奇乐趣,期待浩瀚宇宙的深邃美妙” 转椅训练中,他一开始不适反应特别强烈,“特别是在前后摆头的时候,冒虚汗、恶心、头晕的症状会加剧,感觉快要到呕吐的边缘,考核成绩仅仅是二级,相当于良好”。 对于这一成绩,江新林很不满意。于是,他每天练习20分钟“打地转”: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原地旋转。就这样,练习了一两个月,他的不适反应减轻了,训练成绩从二级提高到了一级。 野外生存训练是在西北大漠,距离他大二实习的地方不远。江新林所在的三人小组是第一批驻训人员,需要在这里生活两天两夜。没想到,进驻当晚就遇上了沙尘暴。 “风特别大,黄沙漫天。好在我们提前用伞布搭建好了帐篷,支撑帐篷的柱子是用沙漠里面的沙棘根捆扎而成的。”江新林说,“担心帐篷被风吹跑,每个人抱了一根柱子睡了一晚上。” 入选神舟十七号乘组后,他在训练上更加刻苦,也更加有针对性。比如针对应急情况处置训练,江新林制作了电子飞行卡片,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操作,得到乘组的一致认可。另外,他还尝试创新了一些训练小妙招,研究了一些肢体语言,让乘组配合更加密切、更加默契。 飞天在即,他说:“我非常期待第一次进入太空,期待太空失重的神奇乐趣,期待浩瀚宇宙的深邃美妙。”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