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8版:标杆 上一版3  4下一版
T08
创新领跑 用“智造”创世界品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卓越企业家
赵华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创新领跑 用“智造”创世界品牌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

作为“入地”利器,隧道掘进机(盾构机和TBM硬岩掘进机的统称)可穿山越海,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传感、信息、力学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端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重大关键装备。

如今,放眼世界,在看不见的海底、山中、地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彩云号”,应用于有“地质博物馆”“中国第一铁路长隧”之称的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春风号”,应用于深圳市春风隧道工程……中铁装备的盾构机凯歌频奏。连续六年世界第一,中铁装备是如何做到的?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樊无敌

从无到有 艰难逆袭中拉开产业化发展序幕

“‘领跑’之要在创新当今。”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华说,“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谁能站在行业之巅,就要看谁的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

走进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六大街99号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总部,在中铁装备盾构总装车间内,热火朝天。数米高、近百米长的盾构机矗立着,机器轰鸣,几十名工人调试设备、吊装货物,忙碌而有序。一台台盾构机从这里出发,服务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隧道工程。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从国外购买‘洋盾构’虽然方便,但处处受掣肘,高昂的成本、闹心的售后服务,让中国在盾构机应用上受制于人。”赵华介绍,“盾构机的研究已有近200年历史,而在2008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

“为了打破隧道掘进设备被国外垄断的局面,21世纪初,‘关于隧道掘进机关键技术的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赵华说,那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盾构机,更别提研发了。盾构机的研发涵盖了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数10个技术领域,精密零部件多达3万个,单单一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而项目组的成员们以年轻人为主,有的甚至连见都没怎么见过盾构机。

赵华表示:“虽然很难,但以我们的能力和水平,照葫芦画瓢制造不是难事。不过,这不是我们的本意,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掌握设备的设计理念、核心技术,做自主研发。”

啃了多年硬骨头,2008年,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下线,实现了从盾构关键技术到整机制造的跨越,填补了我国在复合盾构制造领域的重大空白。2009年底,这台盾构机圆满完成了天津地铁1500米掘进任务,顺利穿越张学良故居、天津电报总局、渤海大楼等历史风貌建筑,也拉开了盾构国产化、产业化发展的序幕。

抢占技术高地

快速发展连拿世界第一

首台盾构机研制成功后,中铁装备便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铁装备,作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重要指示。”赵华介绍,“我们致力于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擦亮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名片。”

一直以来,中铁装备上下都非常注重创新,作为地下工程施工领域的专家,盾构及TBM产业带头人,赵华一直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正是良好的创新氛围,让中铁装备创下一个又一个纪录。

2019年12月,应用于巴黎地铁16号线的两台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郑州基地正式下线。此后,中铁装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抢占世界隧道掘进机技术制高点,推动一批具有开创性、奠基性、里程碑式的产品和项目落地。

据了解,2014年到2022年,企业新签合同额增长了5倍、订单数增长3.8倍、盾构产量增长5.3倍。从2012年至今,中铁装备已有超百台盾构机陆续至德国、法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连续6年世界第一。

部件国产化

要成为地下工程装备综合服务商

从0到1的问题破解后,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问题。2015年,中铁装备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和郑州机械研究所成功申报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项目——“盾构/TBM主轴承、减速机工业试验平台”。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突破了主轴承、减速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2020年首批国产化常规盾构3米直径主轴承、减速机通过了试验检测。2022年4月,中铁装备设计制造的我国首台使用国产3米级主轴承盾构机在苏州地铁6号线顺利完成掘进任务,验证了国产盾构机核心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标志着我国盾构TBM核心部件国产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马蹄形盾构机更是为世界首创,系列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矩形盾构技术世界领先,首创了盾构法联络通道施工装备,相关专利获得国家专利金奖;他们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中国首台15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等填补了国内外行业空白。赵华介绍说:“2022年,首台出口澳大利亚的大直径硬岩TBM在郑州下线,将应用于雪山2.0水电站项目建设。”

目前,与中铁装备建立合作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900余家。可以说,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中铁装备完成了行业“追赶者”、“并跑者”到部分“领跑者”角色的转变。如今,中铁装备在业内率先布局第四代半、第五代掘进机技术,建成世界首个TBM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加速盾构“无人值守、智能掘进”进程。

赵华说:“我们的愿景是将中铁装备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地下工程装备综合服务商,成为全球隧道掘进机原创技术‘策源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05685 2023-11-01 00:00:00 三 创新领跑 用“智造”创世界品牌KeywordPh卓越企业家
赵华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