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NEWS
研发经费支出连续7年增速超10% 河南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71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我省科技创新工作“交答卷”
研发经费支出连续7年增速超10% 河南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71家
扫码看更多科技成果
中原科技城智慧岛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马健 图

聚焦打造一流人才生态,全省人才总量达到1410.31万人;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昨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袁帅 见习记者 杨柳

全省人才总量达到1410.31万人

我省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列为“十大战略”之首,坚持把引育人才、集聚人才作为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大事来抓。今年以来,我省聚焦打造一流人才生态,在深化人才“引育用服”全链条体制机制改革上下了很大功夫,努力让各类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才。当前,全省人才总量达到1410.31万人,比上年增加209.08万人,实现17.4%的大幅增长。

其中,全职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11人,包括两院院士4人、发达国家院士4人、著名文化艺术表演家3人。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累计延揽优秀硕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4.4万人、本科以上人才28.2万人。

研发经费支出连续7年增速超10%

近年来,我省着力构建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两城一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今年截至10月底,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18亿元,同比增长22%。根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今年9月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我省2022年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143.26亿元,增速12.2%,连续7年增速超10%,河南创新发展已全面起势。

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核心支点。一体推动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依托省科学院创新平台建设研发实体39家,总数居全国省级科学院首位;引进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一流大学在中原科技城设立郑州研究院,中原科技城在全国279个科技城中排名31位。

加快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5位院士受聘首席科学家,首批10个研究所入驻,形成“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医教研产资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格局。

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71家

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中入列13家,由河南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省高等院校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5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新的管理序列,新增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我省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71家。

截至目前,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合作)覆盖率达56.19%。强化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依托龙头企业建设28家创新联合体,“瞪羚”企业达45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2.6万家,总数位居全国第6位,形成企业创新发展雁阵式格局。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政策性科创金融,全省“科技贷”累计支持科技型企业2604家(次)、150.89亿元,“专精特新贷”累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848家(次)、83.8亿元。

启动实施19项省重大科技专项

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签约高质量人才合作项目1800余个。大力实施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遴选中原学者9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9名、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0名。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全省7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条重点产业链,加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启动实施19项省重大科技专项、203项省重点研发专项,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宇通公司突破了高效高密度电机系统、高集成度动力传动系统等5项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电动商用车的大批量推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突破了焊接工艺工程化应用难题,高品质冷轧钛带卷产品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河南省科学院人才总量跃居全国省级科学院第一方阵

两年来,河南省科学院着力打造贯通产学研用的科研实体,形成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中试到产业化、工程化的创新链条。截至今年10月底,河南省科学院共引进80位高层次人才担任首席科学家、特聘研究员,其中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12人、国家级人才35人,新招引博士、博士后近400人,人才总量跃居全国省级科学院第一方阵。

根据我省7大万亿级产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的需求和人才到位情况,先后组建了量子技术、集成电路、激光制造、半导体、新型显示、先进陶瓷、生物医学等21家研究所,牵头组建了墨子、黄淮、人工智能大数据、超硬材料等省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中科院、中科曙光等强化合作,开展智能超算、环形正负电子对撞和引力波天文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流大学合作建设郑州研究院。

对留豫、来豫博士后给予20万元的安家经费补助

以实施博士后招引培育“双提”行动为重点,大幅增加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数量。今年全省一次性新增博士后流动站17个、达到98家。大幅提高博士后资助经费标准,对新招收的全职脱产博士后,给予20万~40万元资助经费,按照博士后科研水平和招收单位对其评估结果给予20万~40万元的资助经费,对出站留豫、来豫工作的博士后,省财政给予每人20万元的安家经费补助。

对新培养和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省财政按照每人600万元的标准给予用人主体引才育才工作经费支持;对全职引进的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省财政分别按照每人300万元和100万元的标准给予用人主体引才工作经费支持,赋予用人单位在职称评审、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更大自主权。

注重完善体系、务实有效,开展“一站式”服务。加快推进省市人才公寓建设,明确建设标准、强化统一运营,仅郑州市已建设人才公寓17.2万套(间)、完成配租2.7万套(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08695 2023-11-16 00:00:00 四 研发经费支出连续7年增速超10% 河南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71家KeywordPh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我省科技创新工作“交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