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
建设“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我省已建成1万多个农村幸福院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事关民生保障和家庭幸福,河南民政交出最新答卷
建设“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我省已建成1万多个农村幸福院
今年11月1日,丰庆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协助老人做康复训练
扫码看更多河南民政成果

“一老一小”受到哪些关爱?困难人群如何进一步兜底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有哪些新举措?11月20日,省委宣传部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我省民政部门的工作进展和成果成效。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见习记者 田莎/文 马健/图

“一老一小” 超6.7万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

“一老一小”事关每个家庭和社会稳定。截至2022年底,我省60岁以上人口1862万,占常住人口的18.9%。对此,我省出台了30多个重磅政策,制定20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在城市实现建制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设“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加快补齐农村养老短板,推动200多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向周边农村和家庭提供延伸服务,已建成农村幸福院1万多个。

“十四五”期间,全国完成200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河南省将完成21.4万户,占全国任务总量的10.7%,居全国首位。截至今年10月,我省已改造完成67265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

推进人才队伍专业化,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评定40多个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立200多家养老服务人才评价机构,5.8万人取得养老服务人才技能证书。

儿童关爱保护更加有力。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将适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了教育保障和控辍保学范围。将原有的36个儿童福利机构整合优化为25个,更好地为孤儿提供“养育、治疗、教育、康复、社工”一体化服务。市、县两级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32个,乡镇(街道)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766个,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兜底保障 城乡低保月人均630元和440元

在困难人群保障方面,我省兜底保障更加坚实。目前,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630元、44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发放,有力保障了350多万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有序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17.3万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按“单人户”纳入低保,136.8万已脱贫人口、38.9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通过低保或特困供养进行兜底保障。为210万符合条件人员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线上申请处理率达100%。大力推进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设施建设,年内预计新增床位4.7万张。

扩大就业 开展就业服务活动1700多场次

就业事关广大高校毕业生和再就业人员,我省强化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方面积极作为。引导全省4500多家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实施1300多个项目,投入款物近5亿元。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2万余个,设立见习岗位1.9万个、开展就业服务活动1700多场次。

基层社会治理贴近民生。目前,我省已印发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村级工作机制、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村级组织证明事项等4个指导目录,建成100个功能定位明确、服务设施完善、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事项规范的社区“居民会客厅”,城市社区管理更加规范。在全省范围内选取10个街道社区作为“微公约治理”试点,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向纵深发展。

提升智慧民政水平,强化数字赋能增效,我省深化“互联网+民政服务”理念,建成全省统一民政数据中心,实现全省低收入人口、婚姻登记、社会组织、区划地名、养老机构、儿童福利信息等数据汇聚并动态更新,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传递“指尖上”的民生温度。

慈善救助 187家慈善专项基金救助困难群众5.6万人

弘扬以“助”为乐的慈善文化。截至10月底,河南销售福利彩票51.2亿元,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我省在全国创新建立省市县三级“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目前已建立专项基金187家,救助困难群众5.6万人。

弘扬以“俭”为尚的婚丧文化。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积极探索婚俗改革,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建成市县乡公益性公墓1400多个,大力推行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文明殡葬蔚然成风。

应养尽养 156个县(市、区)建立特困供养机构

失能老年人是最需要照护的困难群体。发布会透露,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量的16.2%,我省有302万人。通过近年努力,全省156个县(市、区)均建立有以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供养为主的县级特困供养机构,能够实现全县失能特困人员“应养尽养”。

我省优先支持养老机构新增护理型床位,全省护理型床位占比已达59.2%,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到466家,失能照护能力显著提高。针对失能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就近就便养老需求,全省673个街道全部建设50张床位以上、能够实现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街道综合养老中心,提供长期托养、短期托养和日间照料功能。一年来,街道养老中心已入住2万余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平均托养30人。在街道之下,全省733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日间照料中心。全省还投入1.5亿元实现所有省辖市全部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让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家就可享受到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点单式”上门服务。

动态监测 对4.5万户发出风险预警及时救助

目前,我省共有低收入人口430.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7%,其中城乡低保对象303.1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低保边缘家庭成员28万人、刚性支出困难人口10.5万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其他低收入人口40.7万人。

省民政厅等6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适度放宽低保准入条件,细化渐退期、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对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群体给予更多倾斜,17.3万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按“单人户”纳入低保。动态监测295万户低收入家庭,对4.5万户突发严重困难的家庭发出风险预警,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救助。

全面推行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加大对非本地户籍流动人口救助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临时救助13.7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6亿元。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09406 2023-11-21 00:00:00 二 建设“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我省已建成1万多个农村幸福院KeywordPh事关民生保障和家庭幸福,河南民政交出最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