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6版:2023黄河文化月 上一版3
戏比天大梨园美 艺术瑰宝永传承
纪念常香玉诞辰一百周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戏比天大梨园美 艺术瑰宝永传承
纪念常香玉诞辰100周年活动上,小香玉在演唱
1982年,常香玉在郑州祭城镇为群众演唱

11月17日,历时两个多月的2023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黄河文化月期间,“致敬香玉”纪念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让人印象深刻。活动期间,市民用心感受着郑州这座城市对艺术家的尊重,释放出融融暖意。

记者 李晓霞

德艺双馨 “百年再香玉”

今年是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先生百年诞辰。10月24日夜,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办,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巩义市委、巩义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承办的“百年再香玉”河南卫视《梨园春》特别节目纪念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诞辰100周年专场晚会,在巩义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艺术家代表、各豫剧流派领军人物、常派弟子纷纷登台,演唱常派经典,向常香玉致敬。晚会现场吸引戏曲爱好者5000余人观看。节目于10月29日晚在河南卫视播出。其间,《河南卫视》《梨园春官方》等官方视频号发布的“百年再香玉 梨园春特别节目”宣传视频,转发浏览量达10万余人次。

豫剧皇后 后继人才涌

近段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来故居听书》栏目来到巩义,录制了一档时长85分钟的《走进一代“豫剧皇后”常香玉故居》节目(上、下集),以评书形式讲述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的传奇人生。该节目于10月27日、29日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两次,并在央视频进行同步直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1923年秋,常香玉出生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的一个贫困家庭。童年时,常香玉就十分喜爱豫剧,8岁开始跟随父亲拜师学艺。长大以后,她独创了常派真假和声体系,被誉为“豫剧皇后”。长期以来,她致力于培养后继人才,将自己的艺术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们。其代表作《花木兰》《烤红》《断桥》《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人欢马叫》等,久演不衰。

常香玉“在7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常派艺术”。这是来自《国务院关于追授常香玉同志“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的决定》中的描述。

致敬大师 梨园春常驻

黄河文化月期间,在郑州这片热土上,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告慰香玉大师。巩义市委宣传部、巩义市文联组织巩义市戏剧家协会,举办“致敬香玉大师 弘扬常派艺术——纪念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诞辰100周年”公益演出活动,把系列活动推向了高潮。演出于11月7日在巩义市文化广场举办,吸引戏曲爱好者2000余人现场观赏。

常香玉故居位于巩义市河洛镇董沟村。进了巩义市董沟村拐弯上坡,有一个平常的农家小院,黑漆木门,简朴素雅,轻轻一推,吱扭作响,文化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故居内展示有常香玉生平事迹资料和图片,还有一些老物件,灶台、面瓮子、老箱子和柴床等,每一样都有着岁月的印迹。

文化馨香 瑰宝永传承

许多人都说,常香玉最杰出的一部剧目是一架战斗机。她用义演挣来的钱买了一架飞机捐给国家。

1951年,28岁的常香玉在西安看到志愿军伤员非常受感动,她想:“志愿军在前方流血牺牲,难道我们在后方不可以多流一点汗吗?”她下定决心,要用义演收入捐献一架战斗机。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和丈夫把3个年幼的孩子送进西北保育院全托后,带领“香玉剧社”59名演员从西安出发,踏上了义演之路。剧社先后经过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6个城市,义演《花木兰》《拷红》等178场,观众达32.2万人次。

1952年2月7日,常香玉把义演所得15.2亿多元人民币汇给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委托购买一架苏制米格15战斗机,捐献给志愿军空军。

提起常香玉大师,人们关注的早已不是她卓越的表演技巧,而是她的品德和精神。“戏比天大”贯穿了她的一生。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离世。“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这种传承,使得豫剧成为覆盖面最广的剧种之一,也已成为中原的一张名片。

郑州,正笑迎八方来客,展示着岁月沉淀的韵味和文化的馨香。

巩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11240 2023-11-30 00:00:00 四 戏比天大梨园美 艺术瑰宝永传承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