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8版:全国重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T08~09
文武双全 叫响城市新品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武双全 叫响城市新品牌
黄河文化公园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

20世纪80年代初,一部功夫电影《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巍巍嵩山密林深处的千年古刹——少林寺就此被推到世人面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位于黄河之滨的绿城郑州,不断以崭新的面貌、丰厚的底蕴和十足的底气,亮相出彩——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入列中国八大古都,“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文明胚胎”的河洛古国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这一个个里程碑式的印迹,让“嵩山文化”“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少林文化”绚丽绽放、汇聚发酵,郑州城市文化软实力、竞争力显著提升。

春雷惊蛰,盛世未央。当前,郑州立足“文武双全”的城市特征,推动文旅发展起势成势,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正在不断叫响。 记者 苏瑜/文 马健 李新华 王秀清/图

坚定文化自信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 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

郑州作为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主要实证地之一,建设文化强市、传承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责任和使命,是探索特大城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独特禀赋和标识。

展开波澜壮阔的45年文化改革发展长卷——公共文化供给持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和产品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文艺精品创作态势良好,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精彩,文艺郑州惠泽万民;考古研究工作成绩斐然,文化遗产从保护传承到融入现代生活;文旅文创融合活力迸发,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生态不断优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加强,国际传播渠道不断拓宽,多彩动听的新时代“黄河故事”馨香远扬……而这一切,全都离不开——坚定文化自信。

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郑州有着“大资源、大机遇、大支撑”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载体平台广阔。

以“黄帝故里和姓氏文化”为核心,打造“中华儿女的寻根之地”,解决文化传承问题;以“四圣(圣山——嵩山,圣河——黄河,圣人——轩辕黄帝及历代圣贤,圣迹——早期中国文化遗存)”为核心,打造“中华文明的朝圣之地”,解决郑州城市文化定位问题;以“中华文明主题乐园”为核心,打造“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解决文化创新问题;以“嵩阳书院”为核心,打造“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解决历史挖掘问题。

文旅文创是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是城市流量的入口,是服务经济的引擎。“寻根之地”的灵魂支撑,“朝圣之地”的内容生产,“体验之地”的产品打造,“国学教育”的切身体验——“四地”建设的强有力支撑,让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地位更加彰显。

赓续历史文脉

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活起来”

郑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可移动文物近15万件(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先后入选15项,文物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城市前列,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

保护利用好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郑州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责任所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所在,也是郑州做大文化产业事业的潜力和优势所在。

为赓续中华历史文脉,讲好郑州故事,目前,郑州正在积极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中华文明集中展示体系,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去年已建成开放,全市已累计建成博物馆110家。黄河、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郑州段建设正在深入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商代都城历史文化片区、二七商圈区域城市复兴等重点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与此同时,高水平规划、全面启动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积极推动乐园元宇宙版落地,打造“穿越中华文明5000年”的全景式沉浸体验场景。

郑州正在下功夫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大文章,把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资源、文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充分挖掘出来,把郑州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文化特色彰显出来,让收藏在博物馆内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嵩山文化、功夫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火起来”,转化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讲好郑州故事

叫响“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

9月4日晚,“郑州之夜”文化旅游体验活动在郑东新区如意湖畔举行。出席2023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的海内外嘉宾,沿着“黄河几字弯”游览动线,先后到“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立雪亭”等打卡点及非遗展示区,赏非遗文创,看文艺表演,观功夫绝技,沉浸式感受厚重的中原文化,全方位体验“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的城市魅力——就在当晚,郑州市向全球推介,正式叫响“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天地之中”彰显了郑州之于中国的地位,不仅代表了郑州的地理方位,还是古代王权正统性、合法性的来源。在长期历史演进中,“中”的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空间观、时间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烙印,是郑州最独特的文化标识。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华夏”是海内外中国人共同的心灵故园,生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精神。郑州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统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区域,也是华夏传统文化体系形成发展与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核心区域。“华夏之源”的定位,充分体现了郑州的历史地位,最能激发海内外华夏儿女游学郑州、溯源华夏的情感共鸣。

中国功夫,世界瑰宝。“功夫”(Kungfu)是中国最响亮的国际名片。“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是中国武功中最具鲜明个性、最具文化底蕴、最具完整性的武术体系。少林寺周边常年聚集了数十万的功夫少年,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少林功夫的粉丝遍布全球各个角落、弟子超过两千万。同时,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由此发端的“禅”(Zen)文化随着佛教的传播,深远地影响着东亚各国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以功夫和禅文化这两张世界文化名片打响“功夫郑州”的品牌,最能彰显郑州之于世界的国际地位,是打开国际旅游市场的最好突破口。

自8月25日召开的2023郑州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吹响打造“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的嘹亮号角后,2023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全国图书馆年会、微博文化之夜等多项重大文化活动不断接力,向海内外嘉宾生动展示中原厚重文化,绽放古都熠熠华彩。

览天地之中,感知大河文明璀璨;溯华夏之源,见证煌煌文脉赓续。听,春秋的编钟传递着华夏正声!看,精美绝伦的莲鹤方壶照亮了青铜时代!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无边胜景,定不负春光。

2023年9月5日,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郑州之夜,展示少林功夫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14321 2023-12-18 00:00:00 一 文武双全 叫响城市新品牌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