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7
打造覆盖城乡、24小时送达的 中药智能配送服务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加快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覆盖城乡、24小时送达的 中药智能配送服务圈
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

到2025年,把我市建成中医药医疗高地、科研高地、文化高地、产业高地;新建10个国医大师工作室,培养中医药学术继承人150人;引进国医大师、中医药领域院士、全国名老中医、岐黄学者等高层次人才40名……近日,市政府印发《郑州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董艳竹

四大计划

促进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

学术经验传承计划

打造多层次“师承教育”体系。新建10个国医大师工作室,10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25个县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老药工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中医药学术继承人150人,培育中医药代表性传承人、中药炮制技艺师50人。打造10个以上具有中原特色的中医药流派研究室。

中医药技术传承计划

搭建传承推广平台。在郑州市中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和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分别建设中医特色疗法培训基地、“无痛整复”研究中心及培训基地、中医外治特色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传承民间验方技术。成立民间传统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挖掘和传承工作小组,挖掘和收集整理100个优秀民间中医特色技术、民间传统特效中医单验方,组织开展评价及推广应用。

发展中医学术流派。依托中医药流派研究室,进一步挖掘30个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的中医药特色技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到2025年,市级推广基地能够规范开展10类8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养县级师资200人;县级推广基地能够规范开展10类5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基层培训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人员100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5项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中医药文化传承计划

大力弘扬岐黄文化。设立河南省岐黄中医文化研究院。依托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举办“医祖岐伯拜祖大典”“岐黄文化国际论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岐黄文化园”。

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新建10个市级以上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每年组织不少于4次郑州中医名家讲堂。遴选100名健康科普中医药专家,开展“中医中药进万家”等中医药健康文化推广活动。

中医药科研创新计划

鼓励中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等主体,引入新工具、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用于中药创新药研发和疗效评价,支持院内制剂及名老中医经验方向新药转化。

三大工程

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名医团队引育工程” 到2025年,引进国医大师、中医药领域院士、全国名老中医、岐黄学者等高层次人才40名。根据我市现有政策给予购房补贴或项目资助。

“3+5岐黄培育工程” 到2025年,选拔培育市级名中医等领军人才10人、骨干人才100人、青苗人才200人。鼓励在职中医药临床技术人员提升学历;举办“中原岐黄书院”,培训高层次中医药人才50人;举办“西学中高层次人才研修班”,培养50名中级职称以上西学中高级人才。

“基层人才十百千培养工程” 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支持政策,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满一定年限的,可通过“绿色通道”晋升高一级职称。到2025年,建设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基地20个,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师300名,西学中人才4000名,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五大品牌

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岐黄道地药材”品牌 以“密二花”等道地药材为重点,支持建设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鼓励中药材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产地初加工。建设4个大宗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

“岐黄中医养老”品牌 依托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平台,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在产学研产业链条化发展中相互促进。支持各区县(市)发展中医养老产业,打造一批岐黄中医养老品牌。

“岐黄中药企业”品牌 在荥阳宜居健康城核心板块区域,培育形成中医药产业集群。做强一批以太龙药业、瑞龙制药、灵佑药业等企业为代表的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本地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

“岐黄文旅康养”品牌 在郑州黄河流域建设1至2个中医药健康旅游(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3至5个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康养旅游示范点;在新密规划建设岐黄文化园、岐黄养生园、岐黄生物科技园、岐黄生态种植园、岐黄颐养园五大园区;支持各区县(市)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小镇,开发一批医疗康复、养生健康、文化体验等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

“岐黄中药材商贸”品牌 在中牟县规划建设郑州国家级现代化中药材总部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业链中心。在新密市打造中药数字化交易中心,规划建设中药材数字化仓储供应链和统一标识质量追溯体系。

六大行动

促进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行动 加快推进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9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6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新建县级中医院2家。到2025年,6家县级中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水平,至少3家达到三级甲等水平。

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行动 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新建10个综合医院国医苑,打造2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5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

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行动 新建符合服务内涵建设标准的中医馆60个、中医阁300个。郑州市及所辖12个区县(市)全部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推进1个城市中医医疗集团建设,6个县(市)全部建成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

数字赋能行动 打造中医药综合信息平台,推动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构建“互联网+智慧医疗”新型便民服务模式,全面推行院内智能导航、诊间支付、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

中医专科能力提升行动 统筹省市资源,着力发展中医儿科、心血管等14个国家级优势专科,打造一批优势突出、辐射能力强的专科集群,力争4个优势专科达到全国中医行业领先水平。

中药药事管理品质提升行动 打造开放式智慧共享中药房,建立完善从中药饮片采购、调配、煎煮和配送等全链条、全流程一体化管理的中药药事服务体系。依托智慧网络实现自动派单、智能开方、汤药快递信息在线查询等功能,打造覆盖城乡、24小时送达的中药智能配送服务圈。

六个突破

促进中医药管理体系创新

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创新突破 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

在多元化投入机制上创新突破 落实政府办医责任,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和“中医药文化研究”专项基金,支持临床诊疗中心、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及中医药产业发展等。

在预算和财务管理上创新突破 二级以上公立中医院全部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加强预算管理,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

在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上创新突破 选择医疗水平高、技术能力强、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中医院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探索推行公立中医院领导班子年薪制改革,逐步推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到2025年,公立中医院人员支出占比达40%以上,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占比达55%以上。

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上创新突破 加快建立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及改革运行情况的监测体系。支持中医药传统医疗技术申报新增项目。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创新突破 持续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对慢性病、精神病、医疗康复等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较稳定的疾病,探索按床日付费。扩大中医日间病房覆盖面,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14482 2023-12-19 00:00:00 二 打造覆盖城乡、24小时送达的 中药智能配送服务圈KeywordPh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郑州加快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