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财经·创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9
我市新增一批 电商示范单位
郑州去年前11个月经济持续向好
第二批省专利导航 服务基地名单发布
养老金融如何缓解“养老焦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养老金融如何缓解“养老焦虑”?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缓解一些人存在的“养老焦虑”,保障老有所养,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市场化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当前,第一支柱基本健全,第二支柱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第三支柱仍是短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提出,加快养老金融发展,着力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保险、银行、基金等行业如何发力养老金融?

多元选择 差异化收益风险

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保障退休基本生活需要;第二支柱中的企业年金目前只有部分企业提供;养老金融作为第三支柱的有力支撑,由于参与门槛相对较低,参与方式灵活,被寄予厚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保费规模81.6亿元,承保63.7万件;养老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超过1000亿元。

光大理财有关负责人表示,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存款等产品差异化的收益风险特征,可以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养老规划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未来还可以在不同年龄阶段调整自己的投资配置比例。

建设社区 丰富服务内容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老年人在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旺盛。金融行业通过投资建设养老社区、融资支持养老产业、优化适老服务等方式,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内容。

24小时“一键呼叫”、健康服务站方便老人检查身体……记者在大家保险北京阜外城心社区看到,这家紧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养老社区可根据入住老人身体情况、年龄阶段等,提供中医诊疗、心脏康复、养老照护等多元化服务。

“农业银行发放了7000万元信用贷款,利率优惠,帮我们解决了建设资金缺口。”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一家养老院负责人胡兴民说,有低成本资金支持,加上有效控制运营成本,能充分让利给入住老人。

记者在工商银行广州逢源路支行爱心窗口看到,客户经理正为一位老人耐心讲解业务。“到店老年客户占比超五成。”支行副行长李凯萍说,网点对设施环境改造升级,并优先为老人办理业务;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到网点办理须由本人亲自办理的业务时,工作人员会上门服务。

完善制度 增强产品吸引力

记者从多地人社部门了解到,辖内开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在增加,但实际缴存资金相对不高,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政策宣传,不断提升居民缴存积极性。

养老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完善和保障。专家表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参与者,才能在缴纳环节享受到个人养老金带来的优惠。如果能让免缴个税人群享受到优惠,对个税缴纳人群提高税优额度,将有助于拓宽养老金融产品覆盖面。

提升养老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同样重要。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居家养老需求巨大,需要机构有更高的综合专业服务能力;保险机构要深度参与其中,为更多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品质有保障的养老服务。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17089 2024-01-03 00:00:00 四 养老金融如何缓解“养老焦虑”?KeywordPh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