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今日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许爱玲:债还清了,人情永远都在
郑州00后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获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点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身陷困境获村民温暖帮助 生活好转主动退出贫困补助名单
许爱玲:债还清了,人情永远都在
■“苦干20年,一笔一笔还清丈夫治病借的钱”引发关注
许爱玲正在超市上水果

1月5日,本报报道了中牟县居民许爱玲苦干20年还清丈夫治病借的钱的事迹,引起关注。1月6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许爱玲家。许爱玲专门向打工的九佰超市请了半天假。对于许爱玲的事迹,超市领导和同事对她钦佩不已。“许爱玲是去年8月来到超市上班的,对工作很负责,不论是分内分外的活儿都积极主动去做,人随和、热情,遇到上了年纪的顾客都主动帮着把东西拎到收银台处。”超市店长孟爱敏说。

“我要守住这个家,守住乡亲们这份情”

许爱玲家住中牟县万滩镇三刘寨村南,门前是一条南北大街。听媳妇说家里要来记者,许爱玲的婆婆佝偻着身子抱来两条旧毡铺在地面有冰的大门里,还招呼记者:“走着慢点。谢谢您来看俺媳妇,俺家现在过得好,都是俺媳妇的功劳。”

许爱玲的大女儿吴琼周六回娘家看望爷爷奶奶和妈妈。吴琼2013年考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年毕业,现在郑东新区一家企业上班。“我弟弟现在河南师范大学上大二,妹妹在中牟县晨阳路学校上六年级。”许爱玲家客厅东墙壁上张贴了20多张奖状。

三刘寨村退休老教师吴胜仕向记者证明吴琼所言非虚,“爱玲和文尚(许爱玲的丈夫)是我的学生,他们的子女也是我的学生。我教过他们家两代人,他们都是我的得意门生”。

2002年吴文尚患癌,许爱玲借钱救命,在三刘寨村前后借了50多家,吴胜仕是其中之一。“我那时一个月工资也就200来块钱,文尚走了以后爱玲就开始打工挣钱还账。她前后还了我2000块钱。我当时说啥都不要,爱玲说啥都不同意,她说账还完了心就踏实了。”

2003年底,虽经多方治疗,许爱玲的丈夫还是撒手人寰。那时,年轻漂亮的许爱玲面临人生的选择。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日渐苍老的公婆和一大笔需要还的债,许爱玲选择了留下。许爱玲说:“我要守住这个家,守住乡亲们这份情,不能因为我的离开让借给我们钱的乡亲看不到希望,做人一定要诚信。”

身陷困境,村民的关爱和温暖纷纷涌来

走进许爱玲一家曾经住过的房子,斑驳的墙壁已经出现大面积脱落,其中一间屋子后墙出现塌陷,承重梁下沉,正下方临时垒起了砖柱支撑。“房子年久失修,还账的十几年间根本没有能力修缮。”说话间许爱玲已泪眼模糊,“那时候一斤麦子卖六毛多,二亩地种一季麦子才卖1000多块钱。背着襁褓中的儿子,怀揣着1000多块钱到开封也就买一盒治癌的药,取回来不到一星期就吃完了。”

许爱玲的娘家哥哥主动送来2000元钱为其丈夫治病;得知许爱玲的公公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家中并不宽裕的邻居也主动借出100元钱让她为公公治病;好心的老教师也自掏腰包为许爱玲解困……许爱玲说,这些人情自己这辈子都难以为报。

一个人的本分和执着,一个村的理解和宽容,都蕴藏着如春水初生般的人情温暖。

从郑州到北京,辗转千里求医看病,家中的记账本上记录着50多家的救命钱,总共11万多元。

钱还完了,“但人情还远远未还完”

“爱玲不容易啊!这种事就是搁在一个男人身上都不一定扛得住。”三刘寨村村委委员许书田说:“为了还账,爱玲农忙种地、农闲打工,种麦种玉米种大蒜。收入少,开销大,收不抵支。她公公又身子弱,做过两三次手术,常年靠药物维持,连公公看病取药的钱都是爱玲跑东跑西借的。”

“爱玲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女人。”吴胜仕说,农忙期间,爱玲的公公因年迈体弱无法劳作,在家常常温饱不定,许爱玲会在中午空闲期间匆忙赶回家为公公带一个馒头、一杯温水,接着自己马不停蹄地赶去干农活。

“爱玲一家子都是大好人。”三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吴文奇说,“爱玲的公公原来是俺村的会计,那是全村老少爷们儿公认的好会计。文尚性格腼腆,不爱说话,但是能干,品行善良。两口子在家里孝敬老人,在村里邻居和睦。你看看人家爱玲教育的这几个孩子,品学兼优。”

许爱玲说,吴文奇那些年可真是没少帮助她,那时的吴文奇不是村干部,是个体运输户,手头有俩活便钱,前前后后借给许爱玲五六千元。“借给她时我就没想过要她还钱。”吴文奇说,“可是她还账时比要账的还急。说实话,接过她的钱我都想哭。”

尽管从未有人主动提及还钱的事,但许爱玲仍坚持还钱。“就算是已经失去联系的人,我也要想方设法找到,一分不少把钱送到他们手中。”

小钱大爱,历经20年的苦熬苦干,许爱玲终于还清了债务。在划掉最后一笔欠款,合上账本的那一刻,她感慨道:“钱虽然已经还完了,但人情还远远未还完。”

生活好转,主动找到村里退出贫困补助名单

至今,令许爱玲深感遗憾和内疚的是,她没有保护好那本账本:雨太大了,老屋房顶漏雨,墙缝渗水,屋子里进水了,账本找不到了。

对于乡亲们无私的帮助,许爱玲内心充满了无限感激。许爱玲说还应该感谢党和政府,丈夫去世后,她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经济上获得了很大支持。“现在俺公公被村里安排在村口街头扫地,一个月能有七八百块钱的工资”。

2015年,她把外债还完并修葺了10多年漏雨的房子,主动找到村里退出了贫困补助名单。

新家是两层楼房,墙壁通体白瓷砖,院子里种了3棵杏树、1棵核桃树、1个桃树、1棵石榴树,还有菊花和冬青。她说:“俺娘(婆婆)喜欢吃杏和桃子。”

对于子女的爱护和教育,许爱玲有自己的理解:“生活再难,对子女的教育不能有丝毫懈怠,勤奋学习、孝敬老人的好习惯从小就要养成。”

人无信不立,“许爱玲是万滩镇道德模范选树的一个缩影”

每天早上5点,许爱玲就起床做饭,自己吃过后把饭菜盖好叮嘱公婆记得吃饭和吃药,然后匆忙骑电动车到30里外的绿博家苑九佰超市上班。她主要担负超市蔬果区域的理货。因常年打工患上了腰间盘突出,许爱玲顶着劳累的身体穿梭于人流之间。“年纪大了,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她说。

“人无信不立。许爱玲是万滩镇道德模范选树的一个缩影。”万滩镇副镇长贾晓蕾说,近年来,万滩镇始终把选树先进典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积极开展以选树“道德模范”“乡村光荣榜”“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为代表的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传递群众身边正能量,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刘月鸣 赵晓彤

徐少杰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17787 2024-01-08 00:00:00 二 许爱玲:债还清了,人情永远都在KeywordPh■“苦干20年,一笔一笔还清丈夫治病借的钱”引发关注身陷困境获村民温暖帮助 生活好转主动退出贫困补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