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近日,金水区城北路一处闲置空地通过环境整治提升变身便民停车场,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连连点赞。在金水区环境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边角料”通过“微改造”,变身城市的“金角银边”,既美了环境,又乐了市民。 垃圾场“蝶变”停车场 这一暖心停车场位于城北路(紫荆山路至工一街),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可停放机动车100辆左右,大大缓解了周边小区居民停车难的问题。记者在现场看到,停车场内一排排停车位整齐施划,阻车器、路灯等设施已安装到位。 该停车场所在位置原来是一处棚户区,位于金水区与管城区交界地带,改造拆迁后因规划调整一直空置。久而久之,闲置空地便杂草丛生、一片荒芜,部分居民还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倾倒其中。这里一度沦为垃圾场,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不小困扰。 “原本脏乱差的垃圾场成了干净整洁的停车场,我们心情瞬间敞亮了。既缓解了周边小区居民的停车问题,又美化了城市环境,真是一举两得。”家住工一街6号院的居民王大姐开心地说。 微改造让“疤点”变“亮点” 为解决好困扰居民的“心事”和“痛点”,郑州市停管中心携手金水区城市管理局、管城区城市管理局、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和北下街街道办事处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方便”为目标,深入开展走访活动,广泛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与建议,最终决定将闹心垃圾场进行微改造成临时停车场,既能改善环境又能解决周边居民停车和通行难的问题。 在微改造推进中,坚持“党建引领”治理模式,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工作专班,建立了“党建引领”下的“红色议事协商”机制,按照“紧盯痛点、破解难点、狠抓节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以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多跨协同、共同推进。 小小“连心路” 彰显的是“大民生” “如今垃圾不见了,我们回家也有车位了,环境更美了。”周边小区的居民纷纷点赞。金水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人民路中队队长宋建庆介绍,通过垃圾清理、地面整平、压实、硬化等步骤,用时不到20天,便民停车场便建成了。人民路执法中队还协同金水区停管中心完善停车场备案手续,并接入“郑好停”大数据平台,在满足周边小区居民停车需求的同时,还在旁边开辟了人行通道,方便周边居民通行。 位于停车场南侧的人行通道内不时有居民或步行或骑车在此路过,不少群众感叹:去紫荆山路和人民路丹尼斯再也不用绕行了,这条“连心路”修得真好。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王翠 鲁慧 通讯员 李学军 高树勋 郑柯玮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