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4版:高新·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4~05
2023答卷给力 2024更高更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23答卷给力 2024更高更新
经济会议会中
经济会议会场

全力以赴拼干劲 民生福祉稳步增加

2023年高新区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

在近日召开的郑州高新区2024年经济工作部署会上,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程明回顾了2023年的工作。

一年来,高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紧紧围绕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下功夫,各方面工作都为市民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

一年来,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锚定建设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全力以赴拼干劲、拼项目、拼招商、拼环境,推动生产需求持续回升,消费需求持续拓展,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发展动能持续积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民生福祉稳步增加,经济运行快中向好,瓶颈问题逐步破解,有利因素加快集聚,整体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产业】 培优育新取得新突破

高新区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经过梳理明确了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高端装备、新材料等10条重点产业链,按照“链长+专班+方案+清单”的方式进行提升完善。紫光计算机等19家企业入选郑州市第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数量全市第一;4家企业入选全市十大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占比40%;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五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单、占全省50%;智能传感器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入围全市第一批次战略新兴产业链、占全市2/5;3家企业获批第九届市长质量(提名)奖。先后举办2023金刚石产业大会、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等重大活动,集聚产业发展要素资源。

新型产业加快集群发展。高新区全力加快数算产业发展,举办了郑州城市算力网建设研讨会和城市算力网建设推进会,推动市级层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郑州城市算力网建设;图灵小镇、超互联算力基础设施、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等12家单位获批全市首批数字经济园区和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加快布局完善氢能储能产业链条,推动开展燃料电池研发、燃料电池系统和储氢系统规模化生产和运营,省内最大加氢站——金马氢能固定式加氢站已正式投用。

数实融合发展深入推进,高新区深入实施企业数字赋能创新工程“六个百企”专项行动,为85家企业提供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汉威科技工业互联网平台完成验收;正星科技等3家企业获批智能车间工厂;明晟新材料等13家企业获批河南省服务型制造示范;国机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10家企业获批第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凌达压缩机获批河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创新要素集聚取得新突破。2023年,高新区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快,郑州超算中心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获批筹建;河南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温室气体排放测量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紫光计算机全球研发实验室建成启用;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增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9家;新增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4个;新增孵化载体6家,7家载体考核获评优秀等次。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产业研究院4家。郑州信大先进技术产业研究院成功重组为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并揭牌成立。郑州高新“智慧岛”获批全省首批“智慧岛”。

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加快,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45家;入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13家;新增7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推动驰诚股份成功上市、森鹏电子新三板挂牌。

创新人才集聚持续加快,获批郑州市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62名,约占全市1/4;成功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入选郑州市第五、六批次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4项。

成果转化水平持续提升,获批建设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省首家海外孵化器——卓创(美国)国际人才与技术创新孵化基地投入运营;新组建创新联合体7家;获批省、市重大创新专项14项。

【项目】 重大项目支撑取得新突破

招大引强取得实效。2023年,高新区新签约项目签约额完成434.62亿元,包括投资33亿元的北京伊斯康生物医药研发中心项目、投资30亿元的河南金马能源氢能源总部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上海西芝智能磨粉装备项目、投资5亿元的京东方艺云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中原总部项目等。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实施省市重点项目58个,1~11月份完成投资210.17亿元。重点板块加快开发。合作共建区起步区各专项规划有序开展,明确科学城集团作为区域一体化城市运营服务商,目前围绕村庄拆并、城市建设和产业导入制订了行动方案。首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新龙路(郑云高速—高新区界)已纳入市级城建计划。城市更新速度稳步提升,入库项目5个,信源科技园、明泰老厂区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原制药厂项目加快推进,项目规划、土地收储等工作基本完成。消费支撑力度加大,正弘汇购物中心成为郑州西部消费新地标,年营业额突破10亿元;朗悦公园里特色街区已经开业,目前已签约引进品牌89个。

【改革】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政务服务持续优化,郑州高新区《“无事不扰、有事快办”,助力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发展》入选国务院政务服务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高小新”品牌入选省、市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土地要素供给持续优化,优化土地供应考核体系,推进全流程“一码管地”,创新土地供应模式,全面推行“工业定制地”出让制度;以“拿地即开工”为目标,全市率先开展“一天发四证”,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改革,优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

金融服务不断拓展,新增基金管理机构20家,新增基金管理规模103亿元;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平台新增认证企业620家,支持企业融资5.9亿元;建成科创金融服务港湾11家;新增引导基金规模28.5亿元,投资项目9个,投资金额2.3亿元。做强《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品牌,举办“走进北交所·打造小巨人”等3场路演活动。

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在原有投控集团的基础上调整组建科学城集团和城开集团,分别专注于国资运营、科学城开发建设和安置房建设工作,完成投控集团全员竞聘上岗,开创国资发展新局面。

【民生】 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塑造

已建成安置房38.8万平方米、新增回迁安置群众6895人;纳入“保交楼”市问题楼盘台账项目共15个,累计已交付8个项目、7198套。全面完成南水北调水源置换工作,81万居民喝上丹江水;有序推进供热一体化改革事项;新增绿地面积64.57万平方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38天。荣获“2023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高新区)”奖项,成为创业就业、招才引智的典范之一,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57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2人,招引8170名青年人才来区留区就业创业,新增技能人才2.4万余人;新投入使用中小学4所、公办幼儿园1所,增加学位8400个;新增沟赵天健湖、枫杨翰林2家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记者 孙庆辉

锚定“一个目标” 突出“三个聚焦” 抢抓“三个机遇”

2024年高新区奋力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郑州高新区深化改革后加速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进之年。在郑州高新区2024年经济工作部署会上,高新区为自己制定了新年“新目标”。高新区2024年GDP力争实现新增长。

会议指出,扎实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锚定“一个目标”,突出“三个聚焦”,抢抓“三个机遇”。锚定“一个目标”,就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多做贡献。突出“三个聚焦”,即聚焦“项目为王”、聚焦“数字化转型”、聚焦“五链”融合。抢抓“三个机遇”,一是抢抓国家和省、市新部署新政策等重大发展机遇,二是抢抓河南省、郑州市支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三是抢抓国家支持地方发展资金政策“窗口期”。

高新区2024年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重点工作。

紧抓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4年,高新区将按照“4个主导产业+4个战新产业+4个未来产业”的产业培育思路,发挥好区内现有产业优势,加快形成一流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撑。在巩固提升主导产业上,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加快MEMS中试服务平台项目、华中科技大学智能传感研究院建设。继续办好世界传感器大会,支持汉威科技打造百亿级企业,打造传感产业高地。

加快推动科翔电子PCB产业园落地,推动深圳一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总部基地及PCB板卡研发设计生产基地、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覆铜箔研发生产基地等产业链企业落地,形成电子板卡产业集聚。

在新材料产业方向,发挥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链主”企业优势,筹备建设金刚石产业技术研究院、申建功能金刚石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富耐克超硬材料有限公司上市、引进原点智能等一批补链企业。办好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瞄准迪拜市场举办培育钻石峰会,确保国际钻石城2024年3月投入运营。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数算产业,高新区要加快建设郑庆哈城市算力网试验场郑高新全域算力网一期项目、郑州“图灵小镇”项目,打造数算产业高地。加快推进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提质扩容,规划建设郑州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构建人工智能开放计算服务平台。融入中部软件园“一核两翼”战略,打造中部地区软件科创资源核心区,申建“中国软件名园”。以创新大道、青梅街、梧桐街、红杉路围合区域为重点,聚集量子计算、超级计算、人工智能计算等数算产业,构建计算、算法、软件开发、用户服务及运营推广等产业生态体系,打造算力软件产业发展示范高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依托天健生物实验室等载体,在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领域持续发力。

发力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新的一年,高新区将积极打造创新平台。围绕产业创新发展共性需求,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综合性高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推动华中科技大学智能传感器研究院、武汉理工材料研究院二期项目、抗疲劳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壮大创新主体。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形成高企“辅导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推荐一批”工作机制。培育创新人才。依托高能级创新平台及招才引智大会等活动,吸引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探索开展人才“订单式培训”,根据各单位需求组织针对性培训,培养一批适应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和技能人才;力争2024年新吸引博士以上高端人才40人,高校毕业青年人才7500人以上。加快推动成果转化。探索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制度,鼓励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瞄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建立颠覆性技术清单库,建立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体系,推动颠覆式技术创新攻坚和就地产业化。

强化数字赋能,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2024年,高新区首先是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中推广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培育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上云100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覆盖率达到80%左右。推动实施16个以上智能化改造项目,打造2个智能工厂(车间)。推动100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智能制造诊断,推动智能制造资源与企业深度对接。做好数智治理二期项目建设,完善智慧城市试验场功能。

强化动力牵引,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

2024年,高新区将首先在招大引强上全力扩容。充分发挥金融招商、以商招商的作用,推动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落地,已谋划第一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40个,总投资21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2亿元。组织多批次经贸代表团出访“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拓市场、抢订单”为主题助推企业跨境出海,深度开发新兴贸易市场;推动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建设。

围绕满足人民和企业对高端消费的需求,打造国槐街科学大道新型高品质消费街区,依托正弘汇、公园茂、高新万达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办好促消费活动。

实施板块带动,推动重点板块开发建设

2024年,高新区将首先加快开发合作共建板块。与大型央企合作,采取投资人+EPC等模式开展合作共建区土地一级开发、公共基础设施等重大投资建设;以“先建安置房后征迁”的模式,有序推动起步区征迁工作;加快推动2条道路(开明路、红杉路)和配套供电、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第一批6个产业类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首期投资120亿元。加快打造创新大道科创走廊。加快创新大道周边生命健康产业园、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南区)、中部智慧港、智慧产业园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打造创新大道科创走廊。

创优营商环境,持续强化要素保障

2024年,高新区将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继续发挥“万人助万企”作用,用好“书记亲商热线”,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完善“线上线下”中小微企业融资生态,高标准推进金融服务港湾建设,积极推进郑好融平台运营相关工作,力争全年新增“郑好融”及指数平台入驻经营主体800家。加快推进“中原基金小镇”建设,2024年计划招引基金认缴规模200亿。加快高新区会展中心(科学会堂)建设,填补郑州西北区域会展服务空白。高新区将积极打造省内外高端人才来豫创新创业首选地。

强化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宜居韧性城市

2024年,高新区将通过加大融资帮扶力度、加强建设督导力度等措施,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和“保交楼”工作,新增建成安置房75.86万平方米,新开工安置房35.82万平方米,坚决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安置房建设任务;确保8个“保交楼”项目年底前全部销号。配合做好低运量轨道交通T3线建设,农业路西延、金水路西延等外联道路打通。

坚持绿色低碳,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2024年,高新区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妥推进“双碳”行动,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一是完成重点生态治污项目建设。完成须水河上游西支生态公园建设,加快推进瓦屋李明沟、五龙口明沟、石苏干沟(西三环北延至石佛沉砂池)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加强湖西明渠整治提升等重点生态治污项目建设。

持续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使用。加快连霍北片区分布式清洁供暖(冷)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2024年力争完成光伏发电装机规模5万千瓦时目标任务;探索联通数据中心机房余热资源化利用。加快建设绿色工厂(车间),2024年计划新增绿色工厂(车间)2家。

突出普惠共享,持续提升高水平公共服务

2024年,高新区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大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力度。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计划新建续建2~3所中小学,新投入2所中小学;提升卫生健康保障水平,确保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门诊开诊投用;优化完善“15分钟健身圈”,2024年底完成全民健身设施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总体任务。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18184 2024-01-10 00:00:00 四 2023答卷给力 2024更高更新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