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3版:二七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2/2024-01/11/E03/20240111E03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E03
迈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 美好二七的坚实步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23年
敢想敢为 善作善成
迈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 美好二七的坚实步伐

日前,记者从二七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上下顶住压力、克难奋进,在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中迈出了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的坚实步伐。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

在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评选活动中,二七区再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创新创业、绿色发展”四个百强区;二七商圈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示范智慧商圈;重点培育的致欧科技作为郑州市首个跨境电商“独角兽”企业,成功挂牌上市,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樱桃沟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社区发展治理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坚持敢想敢为、善作善成 安居乐业工程有效突破

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统筹推进总投资2326亿元的360个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11月完成投资253.4亿元;联东U谷·工业总部港、杉杉国际名品时尚中心等65个项目实现开工;45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95%;114项联审联批事项全部完成审批;实施产业项目“四库”动态管理,经动态转化后,重大产业项目入库185个、总投资1026亿元,为推动二七区换道转型、未来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谋划产业发展“1+1+12”推进体系、“三区三轴”空间布局,沿嵩山路科创产业发展轴推进项目31个、总投资591亿元,沿大学路健康服务及消费提质发展轴推进项目31个、总投资396亿元,沿京广路总部经济和特色商业发展轴推进项目35个、总投资365亿元,加快构建“北研发—南转化”的重点项目产业带。精准盘活商务楼宇8.2万平方米、商业底商13.2万平方米,新引进楼宇企业165家,新增市场主体3.75万户,全口径税收完成24.13亿元。

牢牢把握公平正义理念,系统推进回迁安置“1+7”工作体系,回迁安置提速有效,全区所有保交楼项目均实现有序施工。

坚持创新驱动、革弊立新,发展动力活力持续迸发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上广、京津冀等先进地区开展考察招商14次,全年开展小分队外出招商40次,实地考察对接中安信资、均和集团、恩威药业、星宝集团等企业80余家,洽谈鸿鹄科技产业园等项目73个,新签约大有农业微生物科技创新园、比亚迪河南旗舰展示中心、MAH药品持有人转化平台等产业项目46个、签约额258亿元。

培育升级沉浸式文商旅综合体中铁·泰和里、中心城区最大的古建群落碧波园古玩文化艺术广场、英伦风格的运动主题街区亚星万嘉百汇等7个文商旅消费集聚区,持续推出新消费场景;二七商圈获评河南省首个国家级示范智慧商圈,国庆假期上榜“全国热门商圈热度”第7位,亚细亚卓悦城回归首日刷新华中地区新商场开业客流纪录,总销售额达1100万元;二七万达宋潮食间等三大网红业态同日开业,营业当日客流量较周六单日新增约6万人次,刷新二七万达年度客流新高;樱桃沟景区通过短视频推广“微度假”名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全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95亿元。

扎实抓好行政效能建设,“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有序推进,426个事项实现“网上掌上同步办理”,即来即办事项达799项、居市内五区第一。最大限度减少环节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事项申请材料减少85项,特殊环节时限压缩875.5天。大力推进“三级政务服务”建设,180个服务事项可在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统一办理,实现“10分钟政务服务圈”全覆盖。全年累计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87万余件,服务群众90万余人次。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点对点联系指导企业进行技术合同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46亿元;做好全区上市后备企业分梯队管理及培育服务,形成境内外上市企业2家、省定上市后备企业5家、市定上市后备企业34家的后备资源格局。

坚持责任上肩、统筹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进程加快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运作城市更新项目25个、累计完成投资317.5亿元,建成二七广场隧道工程、德化步行街、亚细亚卓悦城、中铁·泰合里等项目。凯旋路、永康路、盛安路等15条道路,以及X014王红线、X012尖樱线等农村道路建成通车。新建公共停车泊位2.34万个,完成58个老旧小区改造。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截至目前优良天数达243天,排名全市城区组第一。新增绿地面积26.27万平方米,建成公园游园3个,创建市级园林单位(小区)6个。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开展“郑点亮”“郑路平”等专项整治,点亮“有灯不亮”道路18条,完成道路中小修3万平方米,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全域覆盖。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改善

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全年民生事项投入完成40.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7%。坚持社区养老“大中心+小中心+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数达到145个,成功获批全市首个“河南省医养结合示范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增5所公办中小学,新增4所公办幼儿园,成功转型小区配套园18所,新增优质学位5760个。新增城镇就业2.04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69万人,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探索创新特殊人群分类教育帮扶方式方法,“温暖帮教”项目被河南省司法厅命名全省社区矫正教育帮扶项目示范点。

连续12年被评为郑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区。着力打造专业化、标准化、常态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邀请省、市、区级专业宣讲师开展宣讲110余场,受益群众800余人次。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资源,积极组织“学雷锋我行动”“文明实践树新风”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1万余场,参与志愿者5.5万余名,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持续完善文旅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各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站)实现全覆盖、全达标。

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陇海社区荣获全省民主法治社区荣誉称号。成立区级调解中心,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98个,人和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进一步优化网格力量,科学设置17个一级网格、175个二级网格、1444个三级网格、6281个微网格、577个专属网格,固化1027个小区楼院党支部,实现1240个小区(楼院)党组织全覆盖;将“五老”人员、物业、新就业群体等1.3万余名多元力量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创新打造“智小雅”“智小郦”等一批小而精、微而便的特色应用。“三联一创、五微共治”行动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创新载体和生动实践,累计开展微服务4530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827件,覆盖10多万群众。

记者 景静

通讯员 张一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18286 2024-01-11 00:00:00 五 迈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 美好二七的坚实步伐KeywordPh2023年
敢想敢为 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