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社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05
在社区在街道在城运中心感受网格化治理的高度温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社区在街道在城运中心感受网格化治理的高度温度
郑州市发改委帮助林山寨街道农业银行社区改造老旧小区管网
经开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
青秀佳苑社区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暖心驿站”
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志愿服务活动,丰富老年人幸福生活

2023年是我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也是全面提升、实现重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市委带领全市上下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目标,将组织优势与数字优势有机融合,构建了分级授权管理、层层督办落实、扁平高效协同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开创了“一格管全面、一屏观全域、一网统全局、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的数智治理新格局。1月17日,全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观摩推进会举行,与会人员利用一天时间,先后深入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经开区、郑东新区、金水区、惠济区,进城运中心、进街道、进社区观摩新进展、感受新成效、碰撞新理念,总结再提升。

一格管全面

聚合力激活力促和谐

中原区始终把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作为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总平台,通过网格下沉到基层、下沉到百姓身边,以格理事、以智促治。

邻里之间谁家都有个急事。居民高国营有一次到外地出差,放心不下家里老人。打开“原点在线”发布了求助:哪位邻居能帮忙查看家中老人情况?“小高,我去,你放心吧。”同院的张阿姨看到信息快速接单,为老人送去蔬菜并反馈情况。

“原点在线”是中原区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中搭建的一个工作平台,APP下载量达19.1万人,累计浏览量920万人次。中原区林山寨街道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发挥该平台优势,把群众多元诉求及生活服务应用场景融入其中,网格联动、通力合作、高效推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2023年7月,颍河路社区三级网格长巡查发现,老旧楼院有树木倾倒,十分危险。于是通过“网格联盟135”,联系网格共建单位市园林局,及时对危树进行处置。随后,林山寨街道办事处对辖区所有老旧楼院进行排查,与市园林局联动开展危树清理专项行动,消除安全隐患。“网格联盟135”已与市园林局、市民政局等76个驻区单位,省电力设计院等48个经营主体,有害生物防制协会等11个社会组织签订了135份网格共建协议,共同梳理了医疗服务、楼院共治等六大类112个服务项目,建立了“网格报事、协商议事、联动办事”的工作机制,做到了群众大事小事有人管、有人问、快速办。

无主管楼院下水管道堵塞,污水外溢是个通病。由于无物业公司管理,居民遇到事情就找社区。文化宫路10号院内的污水主管道经常堵塞,过去最难的是确定谁来清污,费用怎么出,钱怎么收。林山寨街道借助“微信矩阵”,使微信群成了“居民议事厅”,在社区主导下,居民自治,共商共议,使过去需要花一周时间的收费工作,借助付款码就能轻松完成。社区还通过“微信矩阵”发动群众、统一思想、收集诉求、统一回复,再针对个性问题逐一解答。文化宫路10号院也从老破小、无人管变成物业有序管理,环境焕然一新。

邻里间因鸡毛蒜皮小事,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遇到矛盾不及时化解就容易发展成不稳定因素。如何做到早化解、消隐患?林山寨街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五必查、五必报”机制,及时发现、尽早介入。去年7月,光合花园社区收到12345热线转来的投诉,一户居民在天台养鸽子,上门走访时养鸽人吴某拒绝拆除。随之投诉越来越多,事态升级,社区果断将一般矛盾升级为复杂矛盾,由街道联动公安、城管、环保等部门现场处置,吴某最终自行拆除了鸽子笼。

林山寨街道通过早期介入、持续跟进,把类似的邻里矛盾及时化解。使得矛盾纠纷中占62%的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吸附在社区、街道,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从“火星”聚成“火苗”,甚至引发“火灾”的情况发生。平安建设与网格的深度融合,林山寨街道2023年荣获“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双向奔赴

让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变“大合唱”

二七区京广路街道青秀佳苑社区的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前置服务理念、扩展服务内容,用解决实际问题换取群众信任,用实干动员群众参与,让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党就在身边。

以服务换服务 以服务促治理

“书记,8号楼X户老人应该是独居,看着行动不太方便,咱社区可以重点关注下。”去年12月,外卖员小李在送餐中注意到,家住青秀佳苑小区8号楼的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因担心老人后续生活问题,小李便及时将情况上报给社区。自担任社区“流动微网格员”以来,小李已上报环境、安全相关问题3次,社区均妥善解决。

去年以来,青秀佳苑社区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暖心驿站”,为奔波在路上的外卖小哥、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群体提供休憩空间和暖心服务。

社区“暖心驿站”除了设有饮水机、充电宝、微波炉、雨衣雨伞、应急药箱、换电站等设备和工具外,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就业创业等特色服务,把暖心服务精准落到实处。

通过“暖心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服务的同时,青秀佳苑社区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抓手,按照“以服务换服务、抓服务促治理”的理念,鼓励他们担任社区“流动微网格员”,发挥走街串巷工作优势,将发现的问题以“随手拍”“随时报”的方式上传到“郑好拍”平台或社区网格群,使他们成为社区治理的“前哨兵”。自去年11月“暖心驿站”投入使用以来,社区共服务骑手、环卫工人等260人次,骑手通过“郑好拍”平台上报问题近30件。

同心合力 微网格凝聚大力量

青秀佳苑社区还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多元力量,组织志愿者、楼栋长、“五老”人员、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等担任微网格员,不断深化拓展群众自治,从社区“独角戏”变身全民“大合唱”,实现基层治理高效能。

青秀佳苑小区西门位于碧云路,是小区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而碧云路离消防大队更近。如果出现警情,消防车首先会到西门,但西门并非消防通道恐会造成时间延误。

居民将相关情况反馈给网格员,网格员通过微网格员碰头会反馈给社区,社区迅速召集物业等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现场查看共同商讨,决定对小区西门进行改造并增设消防通道。通过公示、申请到实施改造,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小区西门由原来的双侧道闸合并为单侧道闸,不仅行车道拓宽,还满足了消防车辆的通行。

这得益于青秀佳苑社区搭建的网格议事平台。青秀佳苑社区共有4个居民小区,其中经济适用房占比61%,小区环境和社区治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难题。社区划分了9个三级网格,61个微网格、3个专属网格,并积极搭建网格议事平台,建立“三会一反馈”协商议事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平常,网格员通过数智平台、网格巡查、入户走访收集居民诉求,然后社区根据问题情况召开微网格员碰头会,商讨解决方法,接着召开相关单位联席会议,确定方案进行工作部署。”青秀佳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司丽芳介绍,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邀请微网格员、居民监督、关注,问题解决后通过网格微信群反馈给居民。

通过这个机制,社区解决了不少问题。小区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严重,社区将微网格长召集到一起,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制定文明停车公约,设置不文明停车曝光台,得到居民的大力支持。还有电动车收费不标准、小区汀步石行走不便等群众口中难事、烦心事,均通过网格议事平台进行了整改解决。如今,群众切实感受到网格化治理的变化,小区环境明显好转,大家自发守护集体荣誉,邻里关系也唱起了和谐音符。

科技赋能城市管理 打造新型治理格局

近年来,郑州经开区以“联防联治、群防共治、智防慧治”为方向,以“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幸福”为目标,围绕 “六起来”要求,强力推进、奋力前行,构建起“大数智·精网格·快步伐”的框架体系。

经开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结合产业集聚度高的区域实际,在服务好群众的基础上,探索创新“网格治理+暖企服务”模式,搭建产业大脑、智慧物流专属网格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3个场景开展应用,通过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开展应用,从产业、行业、企业3个维度,将“暖企服务”覆盖到辖区每一家企业,形成产业发展赋能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服务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据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城运中心主要通过近3年经济指标,从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进行宏观分析,研判经开区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国家级经开区5项考核指标体系,逐项对照落实,为经开区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搭建产业大脑,从政府端和企业端双向耦合,汇聚经开区37118家企业数据,通过产业现状、产业发展等统计分析,融合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等海量数据,多维度对产业进行数字画像,实现产业生态的数字化建设、精细化研判,助力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围绕六大产业培育工程,建成高端装备、国际贸易及新消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智慧物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六大产业链图谱,建立强链弱链缺链动态分析模型,为招商部门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依靠产业大脑数据分析赋能,结合六大产业培育工程,目前已向相关部门推送招商信息1527条、在谈项目146个,已签约项目39个,总投资835亿元。招才引智方面,通过产业链维度筛选挖掘人才,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人才,技术型2.6万名、商业型1584名、科研型1000名,将人才纳入区招才引智库。

“服务企业全方位、全链条,微观层面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开展精准服务。”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规上企业服务、拟升规企业监测服务和小微企业服务3个维度,结合“万人助万企”,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和企业接待日制度,发挥好职能部门无事不扰、有事办好作用,依托网格员人脸熟、关系好的优势,开展安全生产巡查、经济普查登记等工作,将“暖企服务”覆盖到辖区每一家企业,实现“上面千条线”和“基层一张网”的无缝对接,努力以“小网格”推动经济“大发展”。

聚焦社区“服务生态” 传递温暖“红色动力”

位于管城区的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着眼于激活社会末梢细胞、团结引领各类组织群体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融共创,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雪后阳光,依旧温暖。在管城区银莺路与果园路交叉口的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人们乘坐电梯进入五楼,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屏幕上立马显现不同颜色标注的服务网点,百余名社工通过手机APP报件,成为网格化治理的信息员。

“大家好,我是网格员李亚娟,担任紫荆山南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园长,正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此时网格情况一切正常。”通过大屏幕,服务网点一览无余、清晰可见,如今,32个服务网点全部融入属地网格架构,传递着温馨可人的“红色动力”。

管城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社会组织参与网格化治理模式,健全“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组织”为一体的组织体系,动员200余家社会组织融入网格,以社会组织参与的“小切口”做实基层治理的“大文章”。

“立足中原本土,聚焦社区服务生态,在社区治理方面,形成一批科研、创新、服务成果,开展社会边缘群体扶危助困和兜底保障,浸染一抹志愿红,温暖郑州城。”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任东勇说。通过党建引领,组织融入、专业融入和数智融入,实现网格与社会组织双向赋能,让党建成为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和网格化治理的“红色动力”。通过培育专业人才赋能网格化治理、开展精准服务助力网格化治理和孵化群众团体加入网格化治理,以“网格化+数字化+专业化”服务模式,促进社会组织精准服务。同时,利用数智赋能、数智融入,服务联动,打造养老、托育服务的云管理及移动端平台,设置呼叫中心,开通67612349养老热线,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实实在在托起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提供专业精准服务,让人们享受家的温暖,是我们的追求和动力。”工作人员说。在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通过实时画面,方便家长端、园区端、总部端同步查看,赢得人们赞许。有一个小女孩叫佳佳,心理脆弱敏感,为消除隔阂,社工小韩连续16个日夜陪伴身边,真诚倾听,制定生活计划,让她接受更加全面的照顾和教育,帮助她重新融入社会。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沐浴时代阳光,孵化培育42家社会组织、1687支社区社会组织、动员2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属地网格服务,覆盖老年群体3万余人。开展“阳光家园计划”助残项目、“青心向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项目等500多个服务项目,年均服务各类群体超30万人次,真正让网格化治理有“智”更恒“温”。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孙志刚 景静 朱翔宇 王思俊 王译博 王梦琪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19507 2024-01-18 00:00:00 五 在社区在街道在城运中心感受网格化治理的高度温度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