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22日上午,在政协二七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区政协主席乔琳受政协二七区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记者 景静 2023年工作回顾 把党建引领作为重要保证 把牢“方向之舵”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撰写调研报告6篇,完成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3项、民生事项5项、排除风险隐患6项。 把服务大局作为核心任务 彰显“担当之责” 组织经济科技界别委员和企业家代表开展新经济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提出创造稳定连续的政策环境等意见建议20条。 紧扣区委“安居”工程,开展安置房建设工作专题调研。围绕区委提出的“优先保障首套房”工作思路,提出意见建议12条。 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特色街区建设”等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视察、民主监督等履职活动,形成包含成绩、问题、对策三张清单的调研报告。 把民生改善作为着力重点 倾注“惠民之情” 围绕“引导和发展养老服务业”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调研督导17次,提出务实建议103条。树立提案工作为民导向,立案的184件提案中,涉及民生的占53%。 围绕居民实际需求,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特长优势,举办健康讲座、惠民义诊,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开展“汇聚‘政’能量‘协’手暖童心”爱心助学活动。一年来,组织全区政协委员进基层50余次,帮扶慰问、捐资助学28次,捐款捐物价值210万元。 把团结民主作为鲜明主题 凝聚“同心之力” 拓展委员之家平台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交流联谊活动,把更多的力量汇聚到推进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之中。 修订完善合作共事机制,进一步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 加强与省、市及兄弟县(市)区政协的协作。全年接待11个省内外政协考察团,积极宣传推介了二七区在城市有机更新、旧城改造、康养融合、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经验成果,扩大了二七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把自身建设作为活力之源 练好“强身之功” 持续开展委员学习培训,举办“二七政协委员大讲堂”,邀请专家为委员作专题辅导,不断提升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制定出台《关于在镇(街道)搭建“有事好商量”平台推进基层协商工作的意见》,截至目前,全区建立“有事好商量”平台36个,开展各类协商29次,帮助解决问题30余件,涵盖推动辖区集中供热及综合能源项目落地、居民小区消防通道的建设等。 加强机关建设,持续打造“书香政协”。开展六类作风集中整治,扎实推进“五型机关”建设。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始终坚定“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紧扣全区中心工作认真履职尽责,紧盯社会关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紧抓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增强工作效能,自觉做到坚持方向、坚定信心、奋发进取,为助推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二七贡献智慧和力量。 把思想之舵掌得更牢。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以政协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政协履职高质量。 把有益之言建得更多。按照区委“五项行动”工作部署,担当尽责、扎实履职。办好办实“民生提案”,以协商式监督助力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民生问题。 把奋斗之力聚得更紧。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界别群众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形成最大向心力。 把协商之能炼得更强。围绕推动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及委员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监督活动。持续深化“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打造有效运转、高效履职的基层协商阵地品牌。 把履职之基夯得更实。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深化委员读书活动,拓宽知情明政渠道,完善委员履职服务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委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