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14版:时事聚焦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新华社电 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于16日至18日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举行。本届会议开幕前发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下称《报告》)强调,气候危机造成的全球风险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化正在突破关键“防线”,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增加。 多名与会政要和专家指出,发达国家至今仍未能履行其率先减排义务,未兑现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承诺。发达国家在气候问题上失信于全球南方,必将加剧全球分歧,拖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 “几乎所有的气候问题都是由富裕国家造成。”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指出,“贫穷国家不仅不是气候破坏的实施者,反而是气候危机的重要受害者。” 包括孟加拉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气候变化问题最大的受害者。许多气候脆弱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已经在承受超出其适应能力的气候变化后果。 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研究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高收入国家,即使是收入水平最低的10%的个人,其碳排放量也是印度、巴西或东盟地区最贫困的10%的个人碳排放量的6至15倍。 发达国家言而无信破坏南北互信 目前全球减排状况之所以跟《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有差距,发达国家不兑现承诺、不履行义务是重要原因。发达国家此举挫伤各方实现目标的信心,削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信。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去年11月发布的《2023年适应差距报告》指出,目前发达国家筹集的资金远远不足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估计仅为发展中国家所需适应资金的1/10到1/18。 在全球气候挑战面前 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报告》指出,高收入国家未能扩大气候融资规模,加剧了南北分歧并减缓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的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但至今尚未兑现。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方面,低收入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和发展机会长期得不到足够关注。《报告》以非洲地区为例指出,尽管非洲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巨大,但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仍然微薄。例如,非洲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能资源的60%,但太阳能装机容量仅占1%。 在日益紧迫的全球气候挑战面前,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兼国际气候政策特别代表詹妮弗·摩根在慕安会期间举行的一场边会活动中表示,如果缺乏行动,所有人都将承担负面后果,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全球必须加强合作。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