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决策部署,京津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谋求区域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京畿大地发生着深刻变化。 以资源优化配置重构区域发展新格局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明确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宏图既定,规划先行。2015年6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雄安新区已有4家央企总部落户,央企已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在京部委所属的4所高校雄安校区和1家医院雄安院区项目已开工…… 在北京另一翼,城市副中心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逐步建成,锚定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等六大产业,连续保持每年千亿级投资强度。 以协同创新促进区域产业协作 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而言,京津两个直辖市是重要的支点。结合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成为这两座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据统计,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累计超2800亿元。近日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3》显示,2013年至2022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7.6,年均增速为12.9%。 以共建共享推动公共服务“跨省过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 总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的京津冀地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具备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的天然基础。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让京津冀这片古老又现代的土地幸福底色更浓、成色更足。 京畿大地激荡人心的发展故事还在继续书写。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清晰而坚定:“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据新华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