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针对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平台规则制定不够公开透明、收入标准随意变动等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网23日公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三份新办法。“新华视点”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和部分平台企业。 “外卖小哥”被纳入最低工资保障,法定节假日可获更高报酬 “将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是这次新规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建峰认为。 沈建峰表示,此前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已就此提出了较为原则的规定,这次细化为更有操作性的实施办法,将有利于企业准确理解和全面执行。 此外,保障指引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企业应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的合理报酬。 这是否会带来节假日订外卖、打网约车、即时配送等价格提升?记者了解到,在节假日、高峰时段以及特殊天气适当调整价格,是部分平台企业鼓励接单的常见做法。平台往往也会“自掏腰包”,以补贴等方式增加劳动者收入、保障消费者体验。 指导企业科学确定工作量,防止劳动者过劳 针对“超时工作”这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的突出问题,相关指引对企业科学确定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做出了具体细化指导。 保障指引首次引入宽放时间的概念,明确工作时间在劳动者完成全部订单的累计接单时间基础上,需适当考虑劳动者必要的在线等单、服务准备、生理需求等因素。 沈建峰表示,新规一方面保障了劳动者休息权,另一方面也符合新就业形态的用工特点,不影响多劳多得。根据目前平台企业的薪酬规则,无论是“外卖小哥”的计件制,还是网约车司机的在线时长与派单质量绑定,劳动者收入水平都高度依赖工作时长。 因此,保障指引明确,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协商合理确定劳动者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达到上限的,系统应推送休息提示,并停止推送订单一定时间,以保障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防止劳动者过度劳动。 制定修订劳动规则要向劳动者公开征求意见 这次发布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明确,平台企业要向依托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开订单分配、报酬及支付、工作时间和休息、职业健康与安全、服务规范等与劳动者基本权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格式合同条款、算法规则及其运行机制等。 在沈建峰看来,包括算法在内的平台规则,决定了“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们的派单量、考核标准和收入水平等。此前部分平台不清晰且变动的提成规则,模糊甚至损伤了劳动者核心权益。新规的推出保障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助于引导企业提高各类劳动规则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按照公示指引,平台企业制定或修订直接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规则,要提前通过应用程序弹窗等显著方式,向劳动者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听取工会或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将采纳情况告知劳动者。确定实施前,至少提前七日向劳动者予以公示。 据新华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