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13版:时事聚焦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生活在深圳、成都、合肥等地的居民现在抬头看看天空,不时能看到无人机、无人驾驶航空器、直升机忙忙碌碌:送餐送血、观光游览、短距通勤……低空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图景。未来低空经济会如何发展?记者近期走访多地,寻找“天空的答案”。 天空“好忙”:场景创新产业加速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 2021年2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久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合肥骆岗公园曾是合肥骆岗机场旧址。2月24日元宵节,12架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EH216-S在骆岗公园腾空而起,为庆祝佳节的市民们奉上一场绚丽的编队飞行表演。 2月27日,峰飞航空科技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完成深圳至珠海的跨海跨城首次演示飞行,将两地约2小时的地面行驶时间缩短至20分钟。据运营机构测算,eVTOL航空器使用和维护成本低于直升机,这条航线未来投入商业化运营,价格预计为每位乘客200至300元。 无人机在低空经济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我国无人机产业链条成熟完备,是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 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旁设立的无人机起降点,搭载着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丰翼无人机不时腾空而起,飞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松岗人民医院等7家医院。 血站业务科主任刘永梅表示,2023年3月启用无人机运输以来,配送已超过2000单。相比传统地面交通,无人机运输更快更精确;特别是距离较远的医院,可以节省一半以上时间,大大缩短了急救用血运送等候时长。 春节期间,餐饮配送需求急剧上升,联合飞机集团在安徽芜湖推出“联飞快送”,通过无人机配送年夜饭和节日期间餐食,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 据赛迪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4年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形势展望》,202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可达2100亿元。 “通航+旅游”融合同样发展出新业态。依托产业优势,四川消费类飞行市场火热。都江堰川协1号空域因可以“近眺青城山,俯瞰都江堰”,成为国内跳伞圈新宠。社交媒体上,众多以青城山跳伞为话题的体验视频和攻略收获大量点赞。据统计,四川全省消费类飞行量逐年攀升,累计飞行14.9万架次、2.77万小时,直接产值超过1亿元。 “短板”补齐 “飞天”可期 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低空经济是产业发展新赛道、经济增长新引擎,这已成为政府、行业、企业的共识。目前,低空经济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升保障措施、强化市场开发力度。 走访中,不少企业和机构坦言,保障措施欠缺也是低空高飞的障碍之一。业内人士表示,低空基础设施是各类低空经济活动的关键载体,尽快建设完备的起降场所、飞行服务基地、地面通信设施和数字空域系统,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为低空经济发展显著提速。 业内人士认为,可因地制宜鼓励开发开放低空物流、通航运输、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同时,加强对消费和使用端的引导,降低消费门槛,提升消费体验,让 “低空+”真正融入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据新华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