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春满山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6
尖端技术走出实验室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运用数字化技术 加强慢性病管理
【建言献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林鸿:
尖端技术走出实验室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林鸿带领团队创建了国内首个基于精密测量的城市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监测体系。自主知识产权的测量仪器和装置,不仅为大气污染的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让企业减排变得精准。今年全国两会,林鸿重点关注尖端技术落地转化问题,提出让尖端技术走出实验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密测量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林鸿是我国最早从事碳计量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2006年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就加入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碳计量技术方面,我国一直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组织保持紧密联系,目前与他们处于同一梯队。”林鸿说,自2007年起我国就已经在双碳精密测量方面开始布局投入力量,围绕碳标尺、碳交易、碳市场公平性、城市区域碳排放实时清单和国家碳清单等方面开展了研究。

2019年初,林鸿带着国际顶尖技术和团队一起从北京来到郑州,开展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量时空精准测量研究。林鸿介绍,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以来,在郑州建立了国内首个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时空精准计量监测系统和示范工程,将全世界只有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和国家计量院才拥有的国家烟气流量实验室如期搬迁至郑州高新区并投入使用。目前,我国在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上与美国处于同等技术水平。通过集成创新,研究开发出烟道流量计量标准装置、光谱法快速测量气体浓度系统和温室气体遥感时空快速测量装置等为主的一批高精度高端测量仪器和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

让更多高精尖科技成果有应用场景

“尖端科技成果能顺利落地转化并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基础。在现今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我国飞速发展的机遇中,抓紧形成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尖端成果,并成功落地带动地方经济对我国至关重要。”林鸿说。

在林鸿看来,让更多高精尖科技成果有应用场景、有实践机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也是科研单位、企业实现再创新的基础。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才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获得资金再研发。针对性的政策保障、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是科研成果产生效益的关键。从科学家到科研团队带头人,林鸿意识到,只有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带动地方经济的闭环,才意味着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成就更多学术领域的“中国品牌”。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刘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27137 2024-03-08 00:00:00 五 尖端技术走出实验室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KeywordPh全国人大代表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