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春满山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5
把能动司法贯穿 审判和执行工作 促进社会治理
优化技能生态 培养新型产业工人 服务制造强国战略
产教科一体化设计 校企人才共育 培养“新质劳动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刘宏云:
产教科一体化设计 校企人才共育 培养“新质劳动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新质生产力到底“新”在哪儿?如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宏云表示,要加强产教科一体化设计,促进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更快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

产教融合构建创新联合体

刘宏云认为,当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面临着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行业企业对产教融合的牵引作用不够,以及学校对产教融合的主体作用不明显等诸多困难,需要多方合力打造产教科一体化设计,促进校企人才共育。

刘宏云建议,要健全产教融合机制,发挥政府政策的统筹作用。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以省域为主体优化升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企业指导和监管,完善构建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将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接纳实习生人数、产教融合效果纳入国家“双高”计划考评体系。

要发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示范作用,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2023年10月,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河南省教育厅指导,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大学、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共同牵头,成立了全国绿色算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要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企业积极性。加强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双交付”工程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畅通“三转三即”机制

刘宏云还建议,创新校企合作体制,畅通“三转三即”机制。产教科融合应创新资源配置模式,通过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在真实场景中学习,企业开放资源,深度参与教育教学,以“(企业的)生产资源转化为(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转化为(合适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为实施路径,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难点和痛点,畅通“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三即”机制,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目标。

建立人才供需对接机制。提升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的精准对接,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要聚焦特色行业领域提升对接精准度、创新招聘服务消除对接距离感、将短期校企招聘转化为人才供需长效机制,从而实现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匹配,提高人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覃岩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27580 2024-03-12 00:00:00 二 产教科一体化设计 校企人才共育 培养“新质劳动者”KeywordPh全国人大代表刘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