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财经·创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9
上天入地下海 郑州“国之重器”挺起脊梁
第六届河南省教育装备博览会五月绽放郑州
解码绿城青年的春日“多巴胺”消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京沪、上海磁悬浮列车、南水北调等600多个重特大工程提供特种装备
上天入地下海 郑州“国之重器”挺起脊梁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为京沪、京津、上海磁悬浮列车、南水北调等600多个重特大工程提供特种装备和技术保障;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改写了我国重大特种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最初的小小钢模板厂,如何绝地逆袭、破圈而出,一步步成长为特种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记者近日在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探访其背后的“出圈密码”。

势头强劲的产品力

郑州新大方的前身是郑州市钢模板厂。那时,没有核心技术,缺乏拳头产品,资金和人才都十分匮乏,始终找不到突破的方向,生存发展得异常艰难。

转机发生在“九五”时期,国家正进行大规模高速公路建设,急需100吨桥梁架设设备,且国内既无标准,也无产品,正是实现技术突破的难得历史机遇。

得知消息后,时任公司总经理的张志华立即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开始研究设计方案,从工地到车间,再从车间到工地,熬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历时一年半时间,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100吨级公路架桥机,在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江阴长江大桥建设中得到应用。

彼时起,新大方深耕起重装备技术领域,以智能型一体化架桥机、特种运输车辆和风电专用起重机等核心产品为依托,不断研制衍生系列高端起重机械,桥梁、隧道、水利、船舶、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十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彻底改写了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磁悬浮列车工程、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技术及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由于技术领先,新大方申报“国家863计划”项目,承担并完成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2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填补了百余项国内空白。

市场角逐 提升核心创新力

在新大方,企业每年将年营业收入的8%以上用于研发投入,着力研制技术先进、竞争力强劲的标志性产品,构筑“智能化装备高地”形成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装备制造布局,全力打造“新智造”企业。

去年7月,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火箭发射整体运输工作的是郑州新大方自主研发的DCY120型火箭专用运输车,让火箭发射准备时间大大缩减;事实上,早在2022年11月,新大方DCY80型火箭运输车就曾助力“谷神星一号”一箭五星发射成功。

截至目前,新大方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个省级研发平台,专业技术研发团队100余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以及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千人计划”等一流高精尖科技人才30余人。

企业先后研制成功的架桥机、提梁机、运梁车、平板运输车、框架运输车、门式起重机等8大类80余种产品,陆续出海,远销俄罗斯、巴西、印度、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外600多个重点、重大工程提供多套施工装备。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29102 2024-03-20 00:00:00 三 上天入地下海 郑州“国之重器”挺起脊梁KeywordPh为京沪、上海磁悬浮列车、南水北调等600多个重特大工程提供特种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