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4版:高新·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4~05
郑州高新区锚定新质生产力 汇聚澎湃动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制造业+新业态”齐头并进
郑州高新区锚定新质生产力 汇聚澎湃动能
汉威科技生产车间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展厅
在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先进封装中试基地,工人对芯片进行点胶、贴片、回流焊接等操作

三月的高新,春回大地,万物竞秀,生机勃勃。

郑州高新区打造的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首个示范项目——郑高新全域算力网一期正在积极推进;高新区图灵小镇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正在整合区域集成电路上下游资源,构建河南高端芯片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集群高地;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传感器生产量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明媚春光里,郑州高新区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新发展、新创造。

产业向“新” 发展提“质”

郑州高新区获批河南省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依托区内科创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积极打造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试验田,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为高质量发展起势蓄能。先后获批河南省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河南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去年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占全省40%;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9家,占全市38%;新增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4家,占全省25%;新增孵化载体6家,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中,7家孵化载体被评为优秀等次,获优数量占全省41%;“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获批筹建;河南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温室气体排放测量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紫光计算机全球研发实验室建成启用;郑州信大先进技术产业研究院成功重组为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助力全市乃至全省数字经济发展。

——创新主体加快壮大。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45家,占全市35%;新增省级瞪羚企业27家,同比增长42%;入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13家,占全省11%;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1家;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五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占全省50%;郑州畅想高科等4家企业,入选全市十大“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郑州炜盛电子等3家企业,获评第九届市长质量奖及提名奖;驰诚股份成功上市、森鹏电子新三板挂牌。

——创新人才加快集聚。获批郑州市“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62名,约占全市1/4;入选郑州市第五、六批次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4项,占全市44%;成功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立全市首支以人才为主题的创投基金——郑州天健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推动建立人才、资金、产业、创新要素共生生态圈。

——成果转化水平持续提升。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136亿元;常态化组织产学研用交流对接,帮助解决技术需求130项;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区内10家引进建设类新型研发机构共转化成果148项,发布成果清单135项,对接成功112项;获批省、市重大创新专项14项,获得财政资金支持7530万元。

30多年来,高新区已培育了物联网、电子信息、北斗应用、新材料等为主导的高端新兴产业集群,占据着河南甚至全国同类产业发展前沿位次。同时提前布局新一轮技术发展赛道,在数算产业、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战略新兴产业,抢抓机遇、布局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四大未来产业。目前,郑州高新区加快构建“创新+平台+金融+政策”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传”通世界 “感”知未来 中国传感器园区排名郑州高新区位居第四

2024世界传感器大会将在半年后继续在郑州举行,这将是这个盛会连续第六次在郑州举办,也是迄今为止永久落户河南的唯一世界级高科技行业盛会。

紧紧抓住“传感器”这个新质生产力,下大力气打造千亿级产业链,把传感器培育成为新兴领域标志性产业,以此推动创新能力大提升和产业大发展,郑州高新区全力攻坚,笃行不怠。

“1998年我们从一间租来的破旧厂房起步,专注气体传感器这个突破口,用5年时间从无名小厂做到了国内气体传感器第一名。”汉威科技董事长任红军介绍,公司气体传感器年产能超过5000万只,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行业第一,综合实力进入全球气体传感器领域前三,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这充满生机的春日里,记者再次走进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感受正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领域凝聚的“高新力量”。

在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中心记者了解到,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经过新型智能传感器“赋能”,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它更“聪明”了。和会受到厨房中油烟、水汽、高温等因素干扰的传统报警器不同,新型报警器可以内置激光器,只对甲烷气体有反应,从技术原理上解决了误报、漏报的问题,检测精准度极高。

它更“能干”了。一旦泄漏的甲烷气体浓度超标,新型报警器将及时通过电话、短信、平台通知用户,并能与切断阀等装置联动,自动关闭燃气阀,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它更“强大”了。装有智能传感器的家用、工业用报警器可以接入物联网平台,成为“智慧城市”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上传的信息经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更优质的家居安全、工业安全服务。

“我们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已掌握了大量传感器核心技术,实现了从芯片设计、敏感材料、制造工艺到封测技术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志刚告诉记者,汉威科技现已拥有半导体、电化学、催化、光学、柔弹性、超声波等17大系列300多种传感器产品,多项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初,汉威科技发布的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原理的JT-KWA系列激光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新产品,对家庭、餐饮用户用气安全建设具有突破性意义。

“这意味着以往被国外‘卡脖子’的几万元级的技术产品,被我们做到了几百元级。”李志刚解释,“从基础材料和芯片加工工艺进行源头创新,我们突破了激光传感器的技术瓶颈,最终实现了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才能以合理价格让更先进的技术产品走向大众消费。”

作为我省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链主单位,汉威科技一边加强产学研合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一边扩链延链,强化传感器生态。

——传感之光,在郑州高新区徐徐绽放。

中国传感器园区排名,郑州高新区位列第四。

这里培育了一大批以传感器为技术底座的高科技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不少已成长为行业龙头。

光力科技,从矿用瓦斯监控气体传感器起步,研发了一系列能在复杂电磁环境及含尘、高湿、高温等恶劣环境长期稳定运行的传感器及监控装备,瓦斯抽采管网监控系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90%左右。

新天科技研发的以传感器为核心技术的智能水表,不仅实现远程抄表、缴费,还能对用水数据在线监测、事故精准判断和及时处置。该公司智能水表已在全国2000多家水务公司应用,智慧水务漏损解决方案覆盖300多家用户。

这份成绩单还有很长,驰诚电气的燃气和有毒气体传感、测控仪表仪器产品及其物联网络监控系统国内领先;三晖电气的电能表标准与校验装置行业领先,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上;天迈科技的位置感知终端和系统产品的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以“链”谋变,以“链”图强,产业集群正挺起“高新制造”硬脊梁。

从“芯”出发 向“新”而行 构建河南高端芯片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集群高地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算力芯片的效能要求越来越高。能够提高芯片集成度、缩短芯片距离、加快芯片间电气连接速度以及性能优化的先进封装技术,正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这条产线以智能传感器和通信组件产品为主,年产能可达10万模组。同时还能兼容SIP封装,主要为面向通信、物联网应用的多芯片模块提供2.5D、3D封装,该中试产线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上亿元以上。”在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先进封装中试基地,研究院副院长周崟灏这样介绍,而在其身后,工作人员正在开展芯片封装生产,点胶、贴片、回流焊接等工艺一气呵成。不久之后,这些经过先进封装的芯片将在通信、传感器、物联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这条刚建成不久的先进封装(微组装)中试产线,目前已基本完成了设备及基础工艺的调试,开始对接客户进行产品打样。

集成电路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备受关注。我省着眼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链之一。

“集成电路人才短缺问题依然严峻。研究院正在通过组建人才队伍,构建高水平的工艺设计和芯片设计能力,从前期的委托代工,进而布局未来高附加值全链条的设计、封装和测试业务。”周崟灏表示,中试基地的建立,正是为了配合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打造先进模组(SIP)试制和小规模生产,拓展区域芯片封装业务,形成芯片设计、封装、试验等闭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保障。

自2020年3月落地郑州以来,该研究院始终坚持“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立足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地方产业特点,以自研芯片为核心、专用装备为抓手,面向数智系统应用领域开展创新研究,短短4年已产生大量研究成果。

以国产替代为牵引,多款“硬核”芯片进入产品化关键时期,相关技术指标达到领先水平;基于国产类脑芯片,研发类脑计算板卡、边缘计算设备和类脑服务器等“中科云算”系列产品;开发无人机侦测和反制系列产品,在民航等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2023年10月,该研究院还获批牵头组建河南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积极整合区域集成电路上下游资源,努力构建河南高端芯片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集群高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集成电路,正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

“培育好新质生产力,本质还是依靠高新技术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围绕主责主业,尤其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创新工作,扎实做好成果研发及产业化推广,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和整体核心竞争力,做好河南相关产业‘强链补链’的助推器。”周崟灏说。

乘“数”而上 加“数”前行

“算力时代” 高新区要打造“算力之城”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乘“数”而上,实现数字经济全面赋能,多项指标领跑郑州,数字产业量质齐升,数字基建越筑越实,特色应用加速落地。

走进360中原智算中心,记者看到机房内一个个红点闪烁不停,一架架大型服务器高速输出的算力,支撑着一个个应用场景高效运转。

“这是360数字安全集团在中原地区布局的最大的算力中心,总投资约10亿元,全部由360公司自身投入。目前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已经落地存储服务器25000台,能够提供1000P算力支撑。”360数字安全集团郑州运营中心运营负责人樊垚圻告诉记者,算力中心可为企事业单位在科研创新、应用升级、生态集聚、人才发展等领域,提供智算服务。

据了解,新建成的360中原智算中心项目最终将拥有超过5万台服务器,2000P的智能算力,服务中原地区2亿用户,上万家企事业单位。

“智算中心是360集团在河南投资布局的关键一环,此外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基地重大基础设施群项目、城市数据中心也已布局落地郑州高新区。基于这三大底座,360集团计划打造大模型工厂,推动城市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落地,为城市智能化发展赋能。”樊垚圻表示。

随着数字场景的愈加丰富,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飞速发展,算力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刚刚闭幕的2024郑州市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郑州市聚焦打造‘算力之城’,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优化算力算法和大数据中心布局,加快推进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郑高新全域算力网一期项目建成。”

“算力时代”全面到来。郑州高新区迅速行动,已抢先布局,在算力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建成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以及联通、移动、电信三大数据中心,为算力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集聚了一批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具有较好的产业配套生态和较强的算力需求;打造智慧城市实验场,把创新活动和市场运营紧密结合在一起,围绕着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社会服务、政务服务等打造42个应用场景。

算力再强,如果“有算无网”,算力也是一座孤岛。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2023年2月22日,郑州高新区与甘肃庆阳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按照“算力资源从庆阳起飞,在郑州落地”的思路,建设全国首个集约型、系统性城市算力网络;2月27日,郑州城市算力网启动仪式在郑州高新区举行,郑州市先后分两批与国家部委、研发机构、企业、联盟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郑州城市算力网建设的正式启动,着力打造非枢纽节点省份参与“东数西算”的“郑州样板”;4月21日,城市算力网建设推进会在郑州高新区召开,郑州、庆阳、哈密三市签约,协同建设城市算力网实验场,加速集聚各类算力需求和供给,带动算力产业向“存全球,算全球”目标迈进;6月3日,以“创新聚力智算中原”为主题的2023河南计算产业生态大会在郑州高新区举行,标志着郑州高新区在打造非枢纽节点省份参与“东数西算”的“郑州样板”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由郑州高新区打造的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首个示范项目——郑高新全域算力网一期正在积极推进,一方面将构建起“4+4”的总体框架,谋划建设“算力调度、新型网络、算网经营管理、仿真推演与决策”四套系统,以“安全、标准、运维、运营”4大体系为支撑;另一方面,以“入园+入企+入校+入户”为实践路径,协同辖区高校及生活区、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率先在河南工业大学、863中部软件园打造样板示范点,于2024年实现点亮城市算力网的目标。

在郑州高新区智慧城市实验场大屏幕前,数字人与来访者顺畅交流;实验场内,政务AI大模型训练优化的数智化IP“高小新”,对办事群众的高频问题“秒回复”……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取得创新突破、数字社会加速迈向普惠便捷、数字政府建设效能持续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在这里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样“新潮”的场景,背后是来自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算力的强大支撑,以及百业灵犀(Linseer)私域大模型的支持。在算力产业链的众多企业中,新华三大数据敏锐地捕捉到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产业的广阔前景,以“智算”发展拔得头筹。

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2016年,中国数字技术领军企业——新华三集团与郑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公司的大数据和智能终端板块,作为全国九大基地之一布局在郑州高新区,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新华三大数据已发展成为河南最大的综合软件企业,2023年实现营收46.27亿元,累计申请专利1000余件,取得了667件授权专利和157篇软件著作。

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大数据将前沿数字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部署于公安、教育等百行百业,连续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优秀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中国大数据50强”,成为河南省科创人才发展的平台。

去年,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算力网建设,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全面突破;成功举办郑州城市算力网建设研讨会、城市算力网建设推进会等重大活动;图灵小镇、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如果说现在的人工智能是1.0时代,那么AIGC就是人工智能2.0时代,将推动城市治理由数字化迈向数智化。”新华三大数据相关负责人说。新华三大数据在郑州高新区打造的智慧城市数智治理平台,130余万条全域各类关键数据要素入库,100余万件治理事件通过平台接入并流转至三级网格处置,事件处置时间最快提升至3分钟闭环,城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去年11月,郑州高新区与新华三大数据签署共建协议,一座以“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命名的小镇——图灵小镇,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根据规划,图灵小镇将围绕AIGC产业打造河南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新模式,主要建设智能算力服务中心、AIGC技术实验中心和AIGC场景应用中心,深度布局“云—网—算—存—端”全产业链,集聚AI高端人才,打造AI产业集群,构筑我省数字经济高地。

春催千树发,日染九洲新。郑州高新区以广阔的胸襟拥抱世界,以不竭的探索创造未来。勇担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主站场、主引擎”的重任,锚定建设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凝神抓发展、聚力加油干。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30264 2024-03-27 00:00:00 三 郑州高新区锚定新质生产力 汇聚澎湃动能KeywordPh“制造业+新业态”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