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8
航空港区发布 “一揽子”政策招才引智
郑州市为“专精特新” 企业人员“充电”
中牟着力推动 城市更新工作
荥阳慈善微心愿认领完毕
“南企”看上惠济“投资热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航空港区发布 “一揽子”政策招才引智
“绿卡”保障高层次人才配偶安置、子女上学、住房等无忧

昨日,郑州航空港区举办2024年航空港城市机遇首场发布会,聚力“国际人才中心”,打造“中原人才特区”,从政策支撑体系到产业集聚平台,从招才引智机制到人才服务生态,公布了“一揽子”招才政策,为人才求职就业、创新创业、安居生活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持。

2023年

投放人才公寓千余套 引进人才超过10万名

2023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区出台中原医学科学城“再造新高峰”人才发展十条,制定“中原特区人才计划”,对人才给予全方位资助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开展各类招才引智系列活动50余场,建成国家、省、市三级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15个,投放人才公寓千余套和400间“暖心驿站”,成立驻北京、上海等高层次人才服务站,集中招聘聘任制公务员10名,全省数量最多。

“空中丝路引才行动”面向全国广发“英雄帖”,累计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54名、市级认定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39名、产业人才2500余名、教育医疗人才6000余名、青年人才超过10万名,为加快建设“中原特区”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2024年

今年将吸引10万人在航空港区就业

今年,航空港区聚焦国家、省、市人才政策,全面实施“中原特区人才计划”系列政策,以更加务实管用的政策吸引人才。对经省、市、区认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用人主体最高500万元的引才育才工作经费支持;对中原医学科学城新引进或新培养的国际一流人才、国内一流人才、省内一流人才,分别赠予不超过200平方米、180平方米、120平方米的人才住房。

力争全年新招收引进博士(后)不少于10人,推荐申报评选省、市、区高层次人才不少于25人,吸引5万名青年大学生来区就业创业,吸引5万名技能人才来区就业工作。

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家

在产业育才方面,航空港区依托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原医学科学城、富士康、比亚迪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特色产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重点企业的衔接,构建“人才+项目”“人才+产业”育才模式。

今年开展申报不少于500名产业人才,新增技能人才1万名,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800名),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次。

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争创省级、国家级研发平台,力争2024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家以上。

打造一流的招才引智机制

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推进“双招双引”,塑造“空中丝路引才行动”金字招牌,吸引一批高质量发展急需人才,形成层次分明、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引进高水平人才不少于100人。

创新人才使用方式,发挥好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引进一批博士研究生以上青年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探索“区聘企用”模式。围绕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发布需求榜,吸引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在航空港区兼职兼薪、按劳取酬。

开展招才引智活动,组织筹备参加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及系列活动,组织区内重点企业赴外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举办招才引智活动不少于10场。

发放人才“绿卡”,办事一路“绿灯”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化升级河南郑州航空港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集中办好“人才一件事”,将“中原特区人才计划”普惠性政策实行线上办,让人才“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活动不少于20场,深入企事业单位、各用人主体、高校进行针对性宣传介绍,让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了解政策内容,知晓办事程序。

联动“万人助万企”活动,坚持每月开展定期走访调研和政策讲解活动,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与企业建立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工作机制。

落实落细服务举措,发放人才“绿卡”,细化高层次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服务保障措施;优化上线人才公寓,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等服务事项,持续优化用人单位小气候和人才发展大生态,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汇聚航空港区。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刘凌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31038 2024-03-29 00:00:00 五 航空港区发布 “一揽子”政策招才引智KeywordPh“绿卡”保障高层次人才配偶安置、子女上学、住房等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