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耕地红线不能突破 高标准农田岂能种光伏
坑骗患者,也坑了中医名声
把选择权还给用户,再“推荐可能认识的人”
“强对流”是狠角色,应对必须有的放矢
拆解废旧锂电池“卖课”,离教唆犯罪有多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强对流”是狠角色,应对必须有的放矢
居民家中窗户被毁 极目新闻 图

热点话题

一言以蔽之,面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3月31日凌晨3时左右,南昌局部突发短时强降水、强雷电、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当地八月湖路一小区因强对流天气导致3人坠亡引发关注。据统计,此次强对流天气共造成南昌市4人死亡,10余人受伤。

大风暴起,结果连人带窗户、床垫一起卷到屋外,强对流天气的巨大破坏力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强对流”,一个此前普通人不大关注的气象术语突然成为热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狠角色?

气象专家指出,强对流天气是气象学上所指的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虽然“寿命短”,却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摧毁树木、房屋,破坏公共交通、电力等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一般来说,防范灾害性天气,预报很重要,可以及时提醒公众主动避害。但强对流天气偏偏又有来得急、变化快的特点,被公认为所有天气中最难预报的类型。尽管如此,应对强对流天气仍然有一些规律可循,比如三四月春夏之交往往是强对流天气高发期。

水利部4月1日发布,从即日起我国正式进入汛期。汛期降雨增多,而南方地区由于春夏之交冷暖空气尤其活跃,频繁的冷暖气流交汇势必导致强对流天气频发。

应对强对流天气,防范次生灾害,要根据其特点,有的放矢。

虽然受观测条件与技术手段的限制,对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时间、地点及强度的精准预报现在还是世界级难题,但气象部门对未来1至3天可能出现“强对流”的区域和强度所作出的评估和预报仍有很高价值。对公众来说,如果在第一时间能够获取气象部门的预警预报信息并给予重视,就可以及早作出规划,减少涉险机会。

围绕强对流天气的科普宣传十分必要。以往案例说明,公众和一些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缺乏气象防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防灾安全意识淡薄,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通过网络、纸媒、电视等多渠道宣讲,让雷雨天气减少室外活动、驾车避积水、不在高大建筑物和广告牌下逗留等应急避险常识深入人心。

另外还要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强对流天气造成的人员伤亡很多是因为临时建筑物倒塌,所以在“强对流”多发季节,有关部门需要以极大的耐心逐一清查,做好加固等措施。

一言以蔽之,面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据《南方都市报》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31732 2024-04-03 00:00:00 三 “强对流”是狠角色,应对必须有的放矢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