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哈喽,大家好,我是智小雅,我的家在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区。别看我个小,功能可是很强大哦!政策查询、业务咨询、租房子、找工作都可以找我……”在二七区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区,有这样一款智慧服务平台,只需轻点手机,搜索“智小雅”微信小程序,即可畅享惠民政策、业务办理、招聘信息、社区文艺活动推送等多方面内容,让居民们可以随时随地掌握身边重要信息和社区动态。尤其是“智小雅”推出的“微镜头”在线服务,针对居民反映的不文明现象、民生诉求等问题,都有专属网格长进行核实、处置。自上线以来,“智小雅”已成功处理环境治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无绳遛狗等问题325起,发起志愿服务386次,解决网格难题11个,进一步激发辖区居民管好自家事、关心网格事、参与社区事。 而这仅仅是二七区全力构建“一屏观全域 一网治全城”城市“智治”格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二七区以智能体城市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全力打造全域一体化、智能化、综合性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推动“管得住、管得好”向“网格化治理、组团式服务”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区级平台接收处置案件28.9万件,办结率96.64%,满意率98.93%。 组织部署再深化,夯实统筹新中枢。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网格化管理融合兼用,从平台搭建、数据融合、数智赋能方面筑好“一面屏”。搭建多层级平台,率先打通数字城管平台与网格化平台,开发建设智慧党建、智慧城管、智慧政务等7个应用场景,打通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平台、五级应用,贯穿 21 个职能部门,涵盖1456项区级事项库,构建“市域一体、上下贯通、直达网格”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融合多部门数据,绘制“全区统一、综合采集、多方共享、动态更新、精准识别”数据治理“一张图”,聚焦安置房建设、项目经济、政务服务等领域,收集行为事件、公共服务等12类数据5129万条。数智多社区赋能,试点建成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区“智小雅、智小郦”等一批小而精、微而变的社区级智慧应用,实现与区级网格平台互联互通。 执法联合再强化,巩固队伍新常态。坚持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情在“格”中结,织好“一张网”。优化网格结构,科学调整17个一级网格、175个二级网格、1439个三级网格、6281个微网格,设置企业、学校、商圈、市场专属网格577个。规范队伍建设,组建三级网格员采集和区级平台、街道平台、委局平台三支座席员“1+3”四支工作队伍,形成1500余人专职网格队伍,推动基层服务提效,做到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化解在基层。整合多元力量,全区县、科级领导分包镇办、社区,公安、政法(综治)等8个职能部门人员分级入格;统筹动员机关干部、志愿者、物业、楼栋长等1.1万多人入网入格、定岗定责;发挥快递、外卖小哥“走街串巷”优势,开展文明即拍、食安观察、民情收集、协商议事。 机制构建再细化,打造联合新思路。创新思维方式,健全体制机制,依靠科技管好“一座城”。主动向前、未诉先办,发挥网格员日常巡查、数据分析研判作用,主动了解社情民意,推动社会治理问题变“群众反映”为“主动发现”,变“被动处置”为“主动解决”。一呼百应接诉即办,针对“三跨”疑难案件,通过新型智慧城运中心主办、职能部门和街道一级网格协办、多元力量督办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一般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及时呈报、智慧督查及时介入督办处置。 数智赋能再优化,开创治理新赛道。成立二七数据科技集团和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以交易结算为核心,探索本地生活应用场景,建好“一平台”。构建“1+2+4+N”平台雏形。建成 1 个支撑体系,完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 2 个中台,推出统筹结算平台、流量平台、商业服务平台、数字经济产业链平台 4 个平台,做活教育教学、商圈市场、社区团购、网上商城等N个场景应用。强化平台专业功能运用,丰富查询咨询、下单购物、资金管理等功能。探索“统一收银”结算系统,试点市投集市丹凤路智慧农贸和数字工会福利系统,构建企业、商家、员工、平台“四位一体”服务体系,促使商品流、订单流、资金流、数据流的高效互通。 记者 景静 朱翔宇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