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5版:主流媒体黄帝故里文化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T05
文化自信 赓续中华民族精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自信 赓续中华民族精神
王润泽
李本乾
林升栋
王灿发
陆小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

在郑州感受文化给予的

安定和自信

“拜祖大典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相较于其他地方的拜祖大典,郑州是非常有特色的,而且也非常有权威性。”作为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主流媒体黄帝故里文化行”采风活动的受邀嘉宾之一,王润泽在10日的采风活动中向记者直抒胸臆。

河南曾孕育了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6000年前的大河村文化、5000年前的黄帝文化、4000年前的夏文化、3600年前的商都文化……回望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这片土地的星空下立起的一道道时代标尺,王润泽谦虚表示学到很多。

“比如说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在对文化资源进行细致开发的过程当中,推出了很多沉浸式的体验,那些远古的陶瓷器具,那些器具上或复杂的,或简单的图案,经过考古人员的解读,经过讲解员的讲解,让我们对这些来自远古的物件、遗迹也多了一种文化的解读,我从中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王润泽说。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每一个个体,在这里都可以通过某个文物的连接感知到,我们与先民是有共通之处的,民族文化的根脉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让人有种被文化击中的感觉,所以站在这里,我特别能感受到一种文化上的安定和自信。”王润泽说。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

院长、特聘教授李本乾

打造有生命力的

本土文化IP

李本乾告诉记者,优秀的文创IP打造,离不开对历史的挖掘和对已有资源的开发,在参观完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后,他感触颇深。“比如,我们看到在大河村遗址里,它有很多的历史文物,虽然已经是千年前的历史文物,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它仍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而我们没有把它转化、实现成文创产品。”

在探讨中,李本乾还向记者举例了世界知名的动漫IP“米老鼠”,来展示成熟文创在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只有河南展览馆里,有很多我们河南的非遗产品,比如年画,但是我们要知道像迪士尼,它一个‘米老鼠’的形象,就能做出来一个很大的产业,我们完全可以立足我们的非遗优势,利用好这些‘年画形象’,向动漫、电竞等方向发展,这样我们在挖掘本土优势文化的同时,也完成了产业的延伸。”

“主流媒体黄帝故里文化行”研讨会上,李本乾还肯定了郑州近年来部分文旅景点的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感到幸福。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把旅游、戏剧、黄土地等资源很好地融合起来,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了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这凸显了文化资源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林升栋

热情郑州让我宾至如归

“无论是参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还是到新郑黄帝故里拜祖,这些活动一次比一次让我感受到了震撼。”林升栋表示,自己来河南很多次,但参加拜祖大典还是头一回,能够在这么盛大的日子里,与这么多嘉宾一起共同拜谒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内心特别激动。

“河南的文化源远流长,而郑州厚重的历史也让大家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这个古老的现代化城市。”林升栋表示,一路走下来,真切感受到了郑州人民的热情好客,来到这里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相信许多人对于这个城市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在他看来,这种感受与国际化背景下的郑州城市形象建设密不可分。

对于“立天地之中,探华夏之源,游功夫郑州” 的城市品牌宣传语,林升栋认为,郑州城市宣传语短短几句却嘹亮顺口、深入人心,无论是人文始祖的黄帝,还是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以及世界闻名的少林功夫,这些都是郑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元素,能让人从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居于中原,位于中部,他建议,郑州城市形象建设可以围绕“中”字做文章,从传统文化中、从历史典籍中多挖掘和延伸有关郑州真“中”的故事,让这些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蓬勃生命力。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主流融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灿发

持续挖掘保存传播黄帝文化

王灿发是地道的河南人,老家驻马店,虽在北京工作,但每年春节、清明都会抽空回老家看看。王灿发说,参加拜祖大典是对心灵的一种洗礼,它能让我们找到中华传统的根。根文化是河南很显著的特色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在哪里?就在我们河南,在郑州新郑。

如何将“国际郑”这张名片擦得更亮?王灿发提议,第一是文化固根。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对大河村的参观可以发现,几千年前,我们的天文知识、数学知识、美学知识、音乐知识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所以,我觉得要通过文化去强基固本。第二是科技兴郑。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快,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产业,通过科技来推动郑州发展。第三是传播扬郑,就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传播手段,来宣传我们郑州的文化、河南的文化,包括我们郑州好的形象、传统美德等。

对于此次“主流媒体黄帝故里文化行”,王灿发表示,这种大型活动非常好,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文化需要去传播。“在我们的地球村里,要让其他的‘村民’了解郑州,愿意来到我们郑州走一走看一看,通过媒体传播,使轩辕黄帝文化能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达到更高的知名度。另外,通过专家学者的研讨,进一步加深对黄帝文化的认识,使我们的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研究和挖掘。”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陆小华

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之一。今天在郑州举行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两岸四地的代表都来参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体现了中华民族追崇祖先、赓续文脉,体现了进一步凝聚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磅礴力量。”陆小华表示,拜祖大典无论是对于国际传播,还是对于国内各方面的民众,无论是对于赓续中华文脉,提炼并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都会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陆小华发现,在拜祖大典的仪式上,有很多文化符号,表演、乐舞等,都充满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符号的重要特征,能够让国际社会华人和华人子孙,华人以外的人们更加了解中国、了解黄河文明。

“对郑州这样一个城市而言,我们应该从世界范围来看,它首先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今天已经是世界航空货物运输枢纽之一。这样的一个枢纽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一带一路’的共建中、中国和欧洲各个国家的合作中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陆小华说,中华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这样一个精神标识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精神穿透力、巨大的精神凝聚力,“在这样的一个城市举行拜祖大典,它的重要性在于它面向当今的世界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向全世界的华人、向国际社会彰显了郑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彰显了郑州在整个大格局中的地位。”

记者 覃岩峰 李居正 谢鹏飞

冉红政 杨丽萍 李新华 白韬

实习生 季思源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33159 2024-04-12 00:00:00 五 文化自信 赓续中华民族精神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