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一些不法分子借机挖坑设陷,“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虚假招聘”“非法传销”等老套路、新招数。教育部发文提醒高校毕业生,提高防范意识,时刻保护个人信息,坚持运用法律武器。 人社部此前发布预警,梳理了黑中介、兼职、收费、借贷、传销、合同、试用期以及信息共八类求职陷阱,给出避“坑”提示。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急于抓住春季招聘黄金期,求职焦虑让一些人产生了走“捷径”的想法,却不知恰恰迈入了“有心人”的圈套。远离招聘骗局,求职者要提高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正规渠道求职。高校要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同时继续严把校内招聘信息审核关。用人企业要强化责任与担当,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并公开实习、定岗、转正等标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