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看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4
有趣又好玩 观众在省科技馆里“涨知识”
航天专家科普讲座 进校园活动在郑州举办
20名小主持人现场角逐金牌称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天上生活啥样?”“天上能不能种菜?”
航天专家科普讲座 进校园活动在郑州举办
学生现场体验航天知识

“空间站是什么?‘天上的房子’长什么样子?”“从空间站俯瞰地球有多少种颜色?”“天上到底能不能种菜?”5月6日,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亚太办主任、研究员朱林崎来到郑州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郑州艾瑞德学校和河南大学附属学校开展“天上的日子有多酷,让空间站告诉你”主题公益科普讲座。

据悉,本系列活动是共青团郑州市委、市少工委,联合我们爱科学杂志社、中国少年报社,邀请中国宇航学会客座教授朱林崎为郑州市中小学校学生开展为期一周有关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公益科普讲座。

“同学们知道‘天上的房子’是怎么建造的吗?”朱林崎以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为三、四、五年级的孩子们引入空间站的概念。“我知道!先在地面上分别建造,然后到天上对接。”现场小朋友听到提问后踊跃举手发言,现场气氛点燃了他们追问航天知识的热情,一双双满怀求知渴望的眼睛专注地看向大屏幕。朱林崎随机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扮演“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模拟空间站各个部分对接的场景。“这和你们玩积木有点像。”朱林崎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游戏为他们讲解科学知识。

朱林崎告诉学生们,太空可以培育蔬菜,目前已经有土豆、番茄、萝卜等不同的蔬菜品种。“种菜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浇水!”朱林崎为学生们揭开了太空种植神秘的面纱,用特殊的注射装置或者特殊的水袋将水“挤压”到农作物根部,这样就可以适应太空特殊的环境从而培育植物。

衣食住行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所需,那么天上的日子怎么过呢?朱林崎现场播放了我国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后观察睡眠区的视频,展示了航天员们的睡眠环境,引发学生们对“太空睡眠”的无限遐想。朱林崎以漫画的方式揭秘航天员的食谱,一日三餐营养合理摄入,还会有甜品、小吃等,充分满足人体需要。除此之外,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航天员的太空食谱也会“更新”。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吃饺子……随着空间站技术的发展,能带到太空的食物种类不断增多,为航天员日常生活创造便利。

“太空失重状态下水滴会变成球形,甚至可以用乒乓球拍来回击打水珠。”“在太空中睡觉要用束缚带把自己固定住。”朱林崎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太空中环境的不同之处。她以美国双胞胎航天员马克·凯利与斯科特·凯利的太空之旅为例,讲解太空长期生活对人类产生的多种影响,为孩子们的心灵种下追求科学真知的“种子”。

“我们的星球如此庄严,又如此生动。”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举行交接仪式,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航天医学、基础物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我今天学到了很多知识,对航天激发了更大的热情,以后也想多去科技馆、多参加讲座,了解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发展。”一名参加讲座的五年级学生说道。

记者 杨柳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37154 2024-05-08 00:00:00 三 航天专家科普讲座 进校园活动在郑州举办KeywordPh“天上生活啥样?”“天上能不能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