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6
“一体两翼一助力” 中科清能构建绿氢供应链
留学生返乡养蚕织出七彩创业梦
中牟入选“文旅品牌推荐城市”
巧手工艺课堂 帮助全职妈妈添技能增收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留学生返乡养蚕织出七彩创业梦
他想打造一个特色研学基地传播蚕文化

初夏,走进位于二七区樱桃沟景区的七彩蚕宝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阎畅和他的小伙伴正忙得不亦乐乎。将一把刚采回来的新鲜叶子轻撒到一个大大的容器中,顿时沙沙作响,里面五颜六色的蚕宝宝便蠕动身体、摇头摆尾爬到叶子上大快朵颐。放眼室外,20余亩柞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发出一枝枝嫩芽。

传播中国蚕文化

“我们养殖的是柞蚕,有十几种颜色,目前这批有5000头左右,很快出栏。”阎畅介绍。今年26岁的阎畅是二七区人,谈及选择养蚕创业的初衷,还要追溯到3年前。“朋友是农大研究生,通过基因改良技术培育出了彩色的蚕,我们在相聚闲聊中,萌生了共同创业发展养蚕产业的念头,于是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培育柞蚕。”

从海外留学到养蚕创业的“跨界”,阎畅展现出了年轻人特有的挑战勇气。“养蚕产业在贵州、江苏等地已相当成熟,而咱们家乡河南还比较稀缺,发展空间较大。”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阎畅表示,蚕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这个行业在家乡发展。同时让更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和儿童,了解、传播中国蚕文化。

经过精心筹备,2021年,河南省七彩蚕宝养殖基地正式注册成立。阎畅与同学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技术,一人负责场地。为何选择到樱桃沟创业,阎畅说看准了两点突出优势:其一,二七区是自己的家乡,熟悉而亲切;其二,樱桃沟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农业基础扎实,且先天的土壤优势适宜柞树生长。随后,又有四位合伙人加入,团队协作发展养蚕产业。

将打造特色的农业观光园、研学基地

如今,养殖基地面积有30亩,划分为蚕养殖观光区、综合研发区、资源整备区等3个区域,力求打造集养殖、观光、研学和产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这里还种植了7000棵柞树,作为柞蚕的粮食。这种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蚕的饲料供应,也为养殖基地带来了额外收入。

阎畅和小伙伴们深信,蚕桑产业具有可持续性和显著的经济价值——蚕宝宝和桑树可谓全身都是宝,桑叶除了喂养蚕宝宝,还可做药材。而蚕茧可结丝,做成蚕丝被、丝绸衣物,活蚕、蚕蛹、蚕蛾均可食用,蛋白质含量丰富,蚕沙更有药用价值。此外,他们还拓展养蚕产业链,研发生产桑叶酒、桑果茶、蚕丝被等产品。在冬季非养蚕期,与他人合作制作蝴蝶标本,进一步拓宽创业道路。

当问到对未来养蚕产业发展有什么计划和设想之时,阎畅表示,他们的创业之路刚刚起步,接下来计划打造一个特色的农业观光园、研学基地,让游客尤其是小孩子在体验中增长知识,观察蚕宝宝成长变化的全过程,了解养蚕的科学知识,领悟生命的神奇与伟大,感受中华蚕桑文化的悠久历史。

记者 刘伟平 景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37965 2024-05-13 00:00:00 一 留学生返乡养蚕织出七彩创业梦KeywordPh他想打造一个特色研学基地传播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