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文脉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脉郑州
纪信:舍身救主 兴汉第一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楚汉交兵荥阳,他假扮刘邦诈降,惹怒项羽,遭火焚身亡
纪信:舍身救主 兴汉第一人
忠义千古传颂,后世纷纷建庙祭祀奉为城隍
位于郑州惠济区古荥镇的纪公庙
郑州城隍庙
纪信舍身救主壁画
城隍庙内榆树已有230余年

初夏的郑州,古城墙下,商城路上,明清风格建筑的城隍庙大门前,一对老年游客驻足许久。城隍庙里供奉着汉王刘邦手下将领纪信,他们慕名来参观,不巧碰上城隍庙内部改造,无法进去游览。他们请路人帮着在门前拍照留念后,脸上带着不舍之情缓缓离去。

韩信、樊哙、周勃、灌婴……秦汉风云一众名将猛将,“名气不大”的纪信为何受到追捧?郑州的城隍庙为何供奉着老家是四川的纪信?这与两千多年前郑州荥阳城外(今惠济区古荥镇)的熊熊烈火有关。

当年,刘邦被困荥阳,纪信挺身而出,假扮刘邦诓骗项羽,身遭火焚而亡,为刘邦换来了逃生机会。汉朝建立后,刘邦感念纪信救驾之功,封其为天下都城隍,下令各地建庙祭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王禹偁认为纪信功劳不下于“汉初三杰”的萧何,写诗:纪信生降为沛公,草荒孤垒想英风。汉家青史缘何事,却道萧何第一功。

扮刘邦诳项羽,遭火焚身亡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这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关纪信舍身救主的描述。当时的背景是,楚汉相争,公元前204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今郑州惠济区古荥镇)对峙,刘邦的汉军驻扎在荥阳南,建了甬道从敖仓运输粮草。项羽派自己的楚军多次攻击破坏甬道,最终把刘邦团团围在荥阳。城中粮草逐渐消耗殆尽,刘邦欲和项羽讲和,项羽不同意。

生死存亡之际,纪信提出一个办法,由他来假扮刘邦,从荥阳东城门出降,刘邦趁乱从西门逃走。也有一说,是张良、陈平想出的计策,遍视刘邦身边文武臣子,唯有纪信身材和相貌最像刘邦,就劝说纪信顾全大局按计行事。明知一死,纪信还是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最终在熊熊烈火中完成了使命。

据说项羽见纪信勇烈,还曾经想招降纪信,被纪信严词拒绝。

其实,这并不是纪信第一次护主救主。在鸿门宴中,当时还是沛公的刘邦觉察到危险后,借故从宴席上离开。“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史记·项羽本纪》)

樊哙、夏侯婴、靳强,分别是刘邦夫人吕后的妹夫、刘邦的“车夫”、楚国公族后裔,三人非亲即贵,皆是一时之猛将,汉朝建立后都受封侯爵,身居显位。由此看出纪信也是刘邦很信任的人,地位和本领不言自明都很高。

虽然《史记》《汉书》等官方史书没给纪信单独立传,仅仅留下寥寥数十字,但后人对于纪信“诳楚兴汉”给予很高的评价,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王禹偁更是把纪信摆在“兴汉第一人”的位置。

生前“寂寂”,身后封为都城隍

“死节古来虽有矣,大都死节少如公。”

生前“寂寂”,一朝替了君主死。荥阳城外的熊熊烈火,让刘邦有了继续与项羽争霸天下的机会。最终西楚霸王自刎乌江边,刘邦开创了长达400余年的汉朝,华夏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功高莫过救主。论功行赏时,刘邦感念纪信救命之恩,封其为天下都城隍,下令建城隍庙祭祀。如今全国奉纪信为城隍的城市还有30多个,涉及河南、四川、陕西、甘肃、河北、浙江等8个省份。而河南作为楚汉争霸主战场,纪信舍身救主的地方,拜纪信为城隍的现象更为普遍。

隋唐以后,官方对纪信屡有封敕,宋封“忠祐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

刘邦还将纪信老家从四川阆中县分出,赐名安汉县(今南充市西充县)。后世对纪信的研究确认,纪信出生于公元前252年农历十月十五,每年这一天全国纪信宗亲都会举办纪念活动。

荥阳之战中,除了纪信舍身救主外,还有一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御史大夫周苛。刘邦逃走前,命周苛等人守城,城破,周苛被俘。项羽对周苛说:“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 周苛骂道:“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译文:你不赶快投降汉军,汉军就要俘虏你,你不是汉军的对手。)项羽一怒之下烹杀了周苛。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忠烈,周苛也被后人奉为城隍,特别是在福建境内,世受祭祀,香火不断。

当年舍生取义地,童叟说纪公

郑州城隍庙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北朝南,现存有大门、仪门、戏楼、大殿、拜厦、后寝殿等主体建筑,大门和仪门为悬山式建筑,戏楼为歇山式高台楼阁,是郑州市现存最大的一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

城隍庙还是展示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每年春节期间城隍会举办民俗庙会,豫剧、杂技、非遗展示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

除了郑州城隍庙,另一处祭祀纪信的重要场所纪公庙,就位于当年纪信舍身救主之地、今天的郑州惠济区古荥镇。纪公庙、纪公庙村、纪公庙桥、纪公庙小学……行走在古荥,处处能感受到人们对纪信的尊敬和纪念,特别是在纪公庙村,提起纪信,无论老幼都能说上几句。

“纪公庙咋走?”热心的村民会领着你一路寻去,还热情地充当导游,将纪信的忠义故事娓娓道来。喜好戏曲的村民兴致上来,还会来一段豫剧《火烧纪信》的经典唱词。

纪公庙是郑州市唯一的庙墓合一景区,前方是庙宇,后方是衣冠冢。大门两侧书写着“忠贯日月 德配山河”八个大字。步入纪公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肃穆的神道,两侧立着望柱、石羊、石马、石狮子等石像生。由此也可看出墓主人地位的尊崇。

绕过供奉纪信的主殿,就是纪信的衣冠冢。再往后有唐代以来重修庙宇和赞颂纪信的碑刻30余块,其中以书法家卢藏用书写的石碑最为珍贵,碑额篆书“汉忠烈纪公碑”六字,碑身隶书字迹端丽,吸引不少书法爱好者来此临摹拓写。

纪信与郑州的历史渊源是无可替代的,纪信身上的忠义精神值得传颂。今天我们怀念和追寻纪信,是对英雄的敬仰,是把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基因源源不断注入更多人的心中。

记者 潘登/文 王秀清/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1042 2024-05-25 00:00:00 六 纪信:舍身救主 兴汉第一人KeywordPh忠义千古传颂,后世纷纷建庙祭祀奉为城隍楚汉交兵荥阳,他假扮刘邦诈降,惹怒项羽,遭火焚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