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2版:郑在城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A
巩义:聚力环境治理 扮靓城市容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改出田园风 绘就新画卷 撬动新动能
巩义:聚力环境治理 扮靓城市容颜
清西村石柱游园
南侯村游园一角

在巩义,环境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5月的乡村,不一样的美景、不一样的新生活。五彩斑斓的外墙涂绘、流畅自如的线条;绿树红花掩映着一栋栋农家小院,和煦的风拂过一张张朴实的笑脸。生机盎然、形态各异的乡村景致相继呈现。

南侯村 持续性“整治”,改出田园风

走进鲁庄镇,麦香弥漫,迷人的田园色彩在南侯村尽显。在环境治理持续进行的大背景下,该村已成为充满现代元素又具有独特风情的田园福地。村民过上了“出行‘白+黑’、活动有广场、休闲有游园、三季有花开、串门不怕黑”的日子。

南侯村位于巩义市鲁庄镇东南部,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共有12个生产小组,1023户4622口人。

记者行走间,不期然与一家农户墙边的合欢树相遇,红的花、绿的叶,远远看去,有一种梦幻般的美。樱花大道等多条精品景观道路贯穿各组,道路两旁有枝繁叶茂的楸树、樱花树等,也有树龄偏小,生机勃勃的桂花树、月季等花卉。

10组的晋文权今年61岁了,正在游园里拿着水管给绿植浇水。晋文权说,自己每天都到处走走看看,树木花草旱了浇浇,这活一干就是3年。“村里年年栽树种花,俺身体不好,重活干不了,每天对着树木和花草,心情可好,身体也好了。活不累,俺越干越有劲。你问俺一月工资多少?要啥工资,村里像俺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

一直以来,南侯村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造就了村民“喜种树、爱养花、重修路、善苦干”的生活习惯。精准施策、多管齐下,利在乡村、益在村民。

环境越变越好,日子越过越好,环境整治卓有成效,群众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打造山村样板,该村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环境治理+提升工作,柏油路代替水泥路、土路,小游园覆盖垃圾场、臭水沟,三季花扮靓乡村底色,已完成了多项环境治理任务。

据悉,近年来,绿化荒山面积达1000亩,完成2.1公里村内排水工程,对村内5.6公里道路进行了硬化,蓄水池挖池清淤,加固围栏,积极推进“拆违补绿”,拆违面积6983平方米,架设236盏路灯……

对于环境整治,南侯村坚持全域理念,并不是只顾及一眼能望到的村组主干道,不起眼的背巷和角落也同样没有被忽视。不少群众利用早晚闲暇时间,不但把自家庭院打扮得漂漂亮亮,还主动对公共区域道路进行清扫和绿化修剪,为扮靓乡村主动出力流汗。以前垃圾场、荒凉地,现在成了“游园”和“景点”,老百姓别提多高兴了。

清西村 聚焦以“改”促“清”,绘就新画卷

聚焦“五改”,常抓不懈,最终实现了回郭镇清西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的华丽转变。外边阳光明媚,凉亭下清风习习、鸟鸣阵阵。有群众正在亭下纳凉、唠嗑,微笑洋溢在脸上。群众发自内心地赞叹:“环境治理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坚持才能见成效。这两年,清西的变化是真大,更美、更干净了。”“住在清西、赛过市区哩。”

改水。群众记忆中的村西排水渠,多年来雨污不分,杂草丛生,成了群众污水排放、乱倒垃圾的臭水沟,一到天热,臭气熏天,周围的住户家里蚊蝇乱飞。为此,清西村把重修排水大渠列为重点工程之一,没有钱,就一点点挤,工程量大,就一点点干……最终筹措资金255万元,连续苦干3年,修成了长1560米、宽2.7米、深2.5米的排水渠,建成了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村里的污水实现了达标排放。

改路。清西村之前的道路大部分是水泥路,但还有一部分是乡间小路,一遇大风天气,尘土飞扬,灰蒙蒙一片。为此,清西村借助“白改黑”机遇,经过多方争取投资100多万元,为村主干道铺设了1.5万多平方米沥青路,“白改黑”之后,路上哪里有灰尘或白色垃圾,就变得很显眼,保洁员就需要及时清理,劳动量虽然增加了不少,但是他们说:“看着新嘎嘎的柏油路,多干点没啥。”

改院。一度,清西村被称为“脏乱富”,说的是家里有钱,但是环境卫生不行。为此,该村以“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在村里大力实施庭院改造,群众家里的杂物不愿扔,就出台奖励措施,谁先把院子清干净,谁家外墙立面就先美化。目前,“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70%,现在家家院子干净整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改墙。清西村群众的居住区集中,房屋修建时间跨度大,外立面有瓷砖、有涂料,颜色五花八门,特别是村委附近的房子,墙面色彩灰暗,不少人在上边喷广告,就像一个大花脸。为此,该村征集相关住户的意见,用真石漆进行墙体外立面改造。清新、舒畅,一进村就让人眼前一亮。

改建。村中心主干道西边原来有两个破旧厂房,既不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如今,摇身一变,已成为群众经常光顾的绿化游园。目前,全村绿化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安装LED照明灯180余盏,投资5万元购进垃圾分类设施,引导群众分类投放等。漫步清西,新颜处处,宜居乐业、和谐欢畅。

白窑村 巧用环境治理“积分制” 撬动新动能

北山口镇,310国道穿境而过,承载着乡村发展的期冀。曾经,在繁华盛景的一隅,也有道路破败、污水横流的村庄,甚至还有部分路段是坑洼土路,在村民居住地强行伸出,很煞风景。经过近年来的治理,已逐步实现从“一片美”向“整体美”、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的提质转型。白窑村采用“小积分”孕育出“大宜居”的做法引领该镇环境治理新成效。

美丽乡村入画,文明乡风劲吹。通过党员联户、网格化服务等,白窑村美丽乡村建设正一步一脚印、一年一台阶,在北山口镇这片热土上释放着雁阵效应,演绎着多彩实践。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洒满绿荫的乡村道路、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一幅和谐美丽新画卷尽收记者眼底。

说起居住环境有哪些变化,感受最深的是那些老年人:“以前,有了垃圾随手扔,现在,村里给俺家家户户都发了垃圾桶,干湿分开放桶里,有人清理。道路每天都有人打扫,干净多了,空气好,住着好得很。”

沿着铺满绿荫的村道,便可尽情领略白窑村的独到之处,农户门外,利用边边角角打造的小菜园里,三五棵黄瓜、七八棵豆角,田园风光无限;三两朵花,四五盆绿植,在农家、道旁呈现出盎然生机。

探究白窑村环境治理经验做法时,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刘路权说:“我们先是在‘变’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会议、大喇叭、微信群、宣传页、拉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引导村民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主要落实好4个环节——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环境治理不能是一时热,要长期坚持。”

一直以来,结合现有道路、空地等,该村持续组织开展“大扫除”“大清理”“大规范”活动。每到春季,村里购买绿化树木,使村庄绿起来的同时,针对本村实际,大力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鼓励群众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花草,在“美”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庭院绿化”。通过推行积分制,村民在美了家园的同时,可凭积分兑换日用品。

“实施了积分制后,不少村民开始抢着干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谈起积分制带来的变化,刘路权深有感触。

傍晚七八点钟,夜色笼罩大地。在乡村道路上,太阳能路灯早已亮起,文化广场上,老老少少的村民正随着音乐节奏起舞……这和谐的一幕并非在巩义城区,而是出现在乡村。

流连“洛水两岸”,水秀岸美,城市名片越擦越亮;触摸山乡步道,步移景异,时光记忆拥抱时尚;漫步楼间院坝,新颜处处,宜居乐业和谐欢畅……这正是巩义市人居环境整治出成效的真实写照,也是近年来该市“大刀阔斧”举起“手术刀”,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也注重改变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新时代新起点,巩义市正“内外兼修”大力提升乡村品质,让乡村有“颜值”更有“内涵”,让群众更深切感受“美景在眼前、幸福在心间”。

记者 李晓霞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2209 2024-05-30 00:00:00 四 巩义:聚力环境治理 扮靓城市容颜KeywordPh改出田园风 绘就新画卷 撬动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