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2
五个维度打量魅力郑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一线城市”排名第十,连续7年入围前十
五个维度打量魅力郑州

新一线城市的崛起,正在重塑中国的经济版图。当人们谈论中国城市化进程时,这些城市的发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5月30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4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和以往的标准不同,今年评估标准调整更新为五个一级维度: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以此来评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魅力表现。

那么,作为新一线城市的郑州,城市向上向荣的密码在哪里?根据本次新一线城市评估标准的五个一级维度,我们将郑州细细打量——

维度1:商业资源集聚度

商业资源集聚度,由大品牌青睐指数、商业核心指数和商业配套成熟度三个二级维度构成,主要评估城市的商业实力。简单来说,一座城市越受大品牌青睐、商圈实力越强、商业配套越成熟,商业资源集聚度就越高。

此次郑州商业集聚度得分58.87分,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9。

大品牌青睐指数主要反映城市对主流消费品牌的吸引力,衡量指标包括品牌门店总数、入驻品牌数量、品牌门店增长数等。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共有160余家品牌首店(包含旗舰店)落地郑州。去年12月,香奈尔华中首店在郑州丹尼斯大卫城开业,郑州成为国内少数几个集齐香奈尔、路易威登、爱马仕、迪奥、卡地亚、古驰等头部重奢侈品牌的新一线城市。

商业核心指数,主要衡量城市商圈的实力和影响力,衡量指标包括商业区实力、核心商圈实力、商圈日均客流总量等。目前,郑州市大型商圈达到10个,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超215个。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停驻二七商圈、高铁站商圈、花园路商圈等重点商圈约1104.68万人次。商业配套成熟度衡量指标包括餐饮门店数量、超市便利店数量、运动场馆数量、文化业态数量、电影院数量等,主要反映城市基础商业的成熟度和覆盖范围。根据相关部门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市各类餐饮门店超7.7万家;截至2022年底,郑州市共有各类便利店约5000家。

商业资源集聚度的持续提高,也得益于郑州市的利好政策。2022年3月2日郑州市印发《郑州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国际消费集聚工程,打造特色商业名街。规划建设一批有地域特色、风格各异、规范有序的特色商业街区,挖掘城市文化元素,打造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形成国际游客旅游、购物、娱乐的打卡地。打造国际品牌首选地,鼓励国际知名商业企业设立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鼓励品牌商开设直营门店,形成国内外高端品牌集聚效应,不断提高中高端品牌的投放首位度。

维度2:城市枢纽性

提及郑州的城市竞争力,就不得不提到其得天独厚的交通枢纽地位。

城市枢纽性,是指通过交通联系度、城际流动指数、产业协同关联指数和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四个二级维度来衡量,主要评估城市在网络中的重要性。城市枢纽性不仅反映了城市在区域内的连接程度,还体现了其在区域间网络中的集聚程度和辐射能力。

此次郑州城市枢纽性得分57.46,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8。

交通联系度是一个综合指标,用于衡量城市之间的交通便捷程度和连接紧密程度,它通过综合考虑公路、铁路和航空三种交通方式的联系度来计算。数据显示,公路方面,截至2023年6月,郑州形成以京港澳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郑州市绕城高速公路等国家高速公路为骨干,以郑少高速公路、郑民高速公路、郑尧高速公路等11条省级高速组成的高速公路网。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项目全部建成后,郑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81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1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达、市域范围内15分钟上高速”的目标。铁路方面,2023年12月8日,济郑高铁全线开通,标志着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部建成贯通,从而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到省内各地市一小时高铁圈和到周边省份省会一个半小时高铁圈。航空方面,新郑国际机场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和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2023年全年旅客吞吐量达2536.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7806吨,排名全国第6。

城际流动指数包括人群往来联系度和货运往来联系度。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2023年郑州跨城迁徙规模指数为15.184,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1,迁徙规模指数同比2022年度增长96.73%。根据相关部门数据,今年春运期间,铁路郑州站累计发送旅客1113.7万人次,同比增长34.4%;郑州机场单日客运量最多达9.95万人次,创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997年通航以来历史新高;郑州各汽车站共安全发送旅客58.64万人次,同比增长19.3%。今年春节,郑州入选十大热门消费城市、十大热门目的地,全市接待游客138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8亿元。

“枢纽偏好型产业是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个地区由‘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向‘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转变的重要发力点。”业内人士认为,为此,要统筹好枢纽之间产业、城市、区域发展关系,例如,依托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际陆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州东站高铁枢纽经济区为重点,加快建设智慧平台枢纽经济区、打造生产服务型枢纽经济区、建设商贸服务型枢纽经济区、发展内陆口岸枢纽经济区,加快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先行区。

维度3:城市人活跃度

走进人潮涌动的夜市,点一份特色小吃,看一场艺术展览,听一场露天音乐会,体验一次传统与新潮的邂逅之旅……这样的休闲场景,成为郑州市民的生活日常。

据了解,城市人活跃度主要衡量城市人在消费、休闲和夜间三个层面的活力表现。郑州城市人活跃度得分54.04,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11。

“夜间经济一般指从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2时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几乎涵盖了商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所有第三产业。”经济学家认为,作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活力和消费潜力的晴雨表。数据显示,2022年,郑州夜间经济总量规模约2100亿元,夜间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45%。

近年来,郑州持续大力发展夜经济,推出一批夜品、夜购、夜赏、夜游、夜健项目,打造“夜郑州”消费地标。新型夜市“小而美”又不失“烟火气”。2023年,郑州市印发《郑州市打造20个文旅夜消费场景推进夜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重点打造郑州德化步行街、瑞光创意工厂、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街区等20个文旅夜消费场景,围绕“让城市亮起来、让市民动起来、让消费火起来”目标,大力培育文旅夜消费场景品牌,开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宿、夜展、夜演、夜读等服务,充分挖掘文旅消费场景夜经济业态。作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市的繁荣程度,俨然成为区域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

不仅如此,现在在郑州,一种新奇、有趣、丰富成熟的“夜市2.0模式”正在遍地开花,其在保留传统夜市烟火气息的同时,融入许多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与网红经济,更加贴近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此外,“后备箱经济”大热,夜市上,很多车主打开后备箱,展示自己的创意产品或者精致小吃,各种“咖啡+”“露营+”“后备箱经济”等潮流新玩法,正在改变大众对于夜市的传统印象。同时,为助燃“夜经济”,郑州市还陆续开通了Y59、Y61、Y62、Y63等近60条夜间巴士,为市民夜间出行提供最大便利。

维度4:新经济竞争力

在衡量城市综合魅力的五个维度中,郑州新经济竞争力得分46.16,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最后。

新经济竞争力描绘的是驱动中国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由企业引领力、新消费指数和产业链生态指数构成。

“新经济是建立在与上一代经济发展范式、商业模式、主导要素和产出价值体系相比较的基础上,基于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持续自我演化、自我迭代的过程。”专家认为,郑州在新经济竞争力方面处于劣势,确实引人深思。

其实,在郑州,小到蜜雪冰城、巴奴火锅,再到锅圈食汇、UU跑腿,大到比亚迪、上汽郑州、东风日产、郑州宇通……一个又一个的“郑州品牌”呈“遍地开花”的形态由郑州走向全球。郑州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不过,虽有新经济形态的极速提质,但“几枝争秀”远远不够,“满园春色”才是终点。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核心城市,其发展对于整个河南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郑州市在许多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人才和技术的重要聚集地。郑州市的产业链正在快速蜕变,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郑州市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下转A03版

2024年4座一线城市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2024年15座 新一线城市

成都 杭州 重庆 苏州 武汉 西安

南京 长沙 天津 郑州 东莞 无锡

宁波 青岛 合肥

什么是新一线城市

是指最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一线”的城市。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连续9年综合近200个品牌、15家互联网公司城市大数据,为337个中国城市重分级,每年评出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90个四线城市和128个五线城市。

根据最新的榜单,郑州综合得分57.48,位列第10。数据显示,郑州已连续7年稳居新一线城市前10。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2898 2024-06-03 00:00:00 一 五个维度打量魅力郑州KeywordPh“新一线城市”排名第十,连续7年入围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