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4版:今日看点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针对近期高温天气,河南省科协组织部分首席科普专家,围绕日常卫生健康、畜牧养殖、农业种植等领域注意事项提出应急建议。 暑热季节谨防热射病 河南省科学院陈云堂表示,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酷暑季节,尽量避免在11点到16点外出,特别是独居老年人、婴幼儿、孕妇、酗酒者,以及有少汗症、严重皮肤病等基础疾病者。如必须出门,需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尽量穿宽松浅色透气衣服,避免太阳直射。 户外运动每小时喝500~1000毫升水 “大家出行时可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人丹等防暑药品,平日也可多喝消暑汤,如山楂汤、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家中可常备金银花、菊花、荷叶、薄荷、藿香等清凉饮品。夏季饮食宜清淡,注重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食物,但切勿吃得太油腻。”河南食育科学研究院注册营养技师杨艳格提醒,天气炎热时,不论是否口渴,都应及时补充水分,多饮用含有钾、镁和钙盐的防暑饮品。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至少每小时喝500~1000毫升的水。 如果中暑要2小时内降体温 若遇见中暑患者,要及时采取哪些措施?郑州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李冬玉将措施分为体外降温与体内降温。 “尽量在10分钟内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通风阴凉、有空调的房间。无虚脱的中暑患者,可用冷水或冰水浸浴,将病人头部以下身体尽可能多地浸入2℃至14.0℃冷水中。对虚脱者,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可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向皮肤喷洒水雾、用冷水浸泡过的床单包裹全身,当患者体温降至38℃时终止蒸发降温措施。在救助时间上,尽量2小时内使核心体温降至38.5℃以下。” 对于体外降温无效者,可采用体内降温。李冬玉介绍:“轻者及时补充淡盐水、茶水、10滴藿香正气水,严重者可用冰盐水进行胃、膀胱冲洗或直肠灌洗。有条件的,可快速静脉输液。” 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矿物质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张凡建议:“高温天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户外活动。要补充水分,避免饮用过多的含糖饮料。日常合理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矿物质,适量摄入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海带、西瓜等,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在室内活动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顾建军给脑血管疾病患者一些建议:“除了外出活动时要穿着透气、轻便、颜色浅的衣服,日常还要保持情绪稳定,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最好在室内适当活动。高温环境下容易引起脱水,脑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脱水会增加中暑风险。这类人群出汗后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也需要注意避免一次性补水过多导致水中毒。必要时需要补充一点盐水和电解质液体。” 畜舍禽舍要降温、通风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家禽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陈直建议:“开放、半开放畜舍禽舍可以物理降温,在舍内加装喷淋设施,用地下井水对家畜、家禽喷淋,起到降温效果。同时,架设通风设施来散热,还要保证牲畜的饮水量,增加饲料营养浓度,饲料中可增加1%至2%的植物油。在满足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的前提下增加能量水平,同时根据采食量的减少,适当增加微量元素,对防止热应激有积极效果。” 降低稻田温度,做好病虫害防治 在高温天气下,农户在种植时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信阳师范大学副教授彭波表示,农户在种植时,要做好水分管理。保持水稻田间8厘米至10厘米的水层能有效降低田间温度,减少高温对水稻的影响,采取日灌夜排的方式,以水调温,有效降低穗层温度,减轻高温热害。适时调整育苗大棚的通风口大小、多少、位置和方向,以控制床内温度。要做好病虫害防治。记者 李娜 陶然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