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4版:创兴中原 投赢未来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4
“资本”如何练就“耐心” 河南3只母基金郑州推介“干货”分享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资本”如何练就“耐心” 河南3只母基金郑州推介“干货”分享

创兴中原,投赢未来。6月6日,2024中原创投交流会在郑州召开。

在创投界有一句话:母基金强,则创投聚;创投活跃,则产业兴。作为创投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母基金具有对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的集聚,对投资重点、投资阶段的导向,对子基金专业遴选的择优三大独特功能。其在实现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基石作用。

一段时间以来,“耐心资本”成为市场和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资本应对谁有“耐心”,为何要有“耐心”?如何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的环境?河南的母基金有何心得?在当天举办的中原创投交流会上,河南省3家母基金掌舵人进行了推介和分享。

河南创投

探索从“零到一、一到十、十到百”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在中国,母基金投资行业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设立的各类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及国有的民营的企业(上市公司、金融部门、资管机构、企业集团)设立的市场化母基金。根据母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共有378只母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近4.9万亿元。

作为河南母基金的排头兵,河南创新投资集团在现场首先分享了其发展状况及心得。

“河南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河南投资集团全资设立的省属科技创新投资主体,于2022年9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本次交流会母基金推介环节,河南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李迎介绍。

截至2024年一季度,河南创新投资集团投资各级基金合计总规模是1455.41亿元,其中自主管理基金总规模为706.42亿元。集团各类基金在投项目559个,总投资额499亿元,已上市投资项目30个,其中包括小鹏汽车、仕佳光子等国内外的一些知名企业。

母基金如何配合河南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河南创新投资集团有一系列组合拳。首先是链接创新源头搭建成果入豫桥梁。

李迎介绍,在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创新集团助力推动北大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落地,通过成果转化项目引高端人才入豫,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两城一谷”高质量发展,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云平台,链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集团推介了全国37个科研院所、30所国内外一流高校,建立豫沪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豫粤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助力河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在吸引人才方面,河南创新投资集团通过成果转化项目引入高端人才入豫。例如,聚焦机器人产业,对接中国工程院院士孵化相关企业,谋划在河南落地机器人产线和示范基地。

在助力河南“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方面,河南创新投资集团结合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医学科学院、中原农谷成立了相关科创基金以及母基金。

同时,他们还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为河南搭建科技成果云平台。打造了创新咨询、技术转移、专业服务、投资孵化、产业落地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这一批平台也将在近期上线试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创新投资集团还利用基金探索出从“零到一、一到十、十到百”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例如,在生物制造领域,他们参股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在河南设立分中心,以实现技术完成从零到一的阶段。同时,他们设立了合成生物专项基金,投资先进技术企业,通过中试平台实现规模化生产,以完成技术从一到十的阶段。此外,依托河南创新投资集团的产业背景,他们打造了生物产业集团,助力河南形成中部生物制造发展高地,旨在完成技术从十到百的阶段。

赋能未来产业方面,创新集团聚焦生物制造产业设立了合成生物基金,实现高附加值产品在豫中试量产;成立了氢能专项基金,引入氢枫能源等核心企业;聚焦算力产业投资国产GPU芯片独角兽,打造河南算力产业强劲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对接中国科学院、省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在河南率先建立一企一院,助力打造量子产业成果转化基金。

李迎同时向在场基金产业代表发出邀请:“创新集团支持‘基金入豫’打造投资生态圈,致力于加快河南资源链接前沿技术,实现河南要素与全国资源的精准匹配和共赢发展。”

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

聚焦投小投早,天使投资基金最高出资比例50%

“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作为政府母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天使、创业、股权投资等各类子基金,围绕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等符合中原科技城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领域,引导社会各类资本对辖内企业开展股权投资,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郑州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蒋浩介绍,目前,逐步形成了“1只政府引导基金+1只市场化政策性科技创新母基金+N只市场化子基金”的运作模式。

中原科技城已经成为河南创新发展的桥头堡,为了进一步促进创新发展成立了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科创母基金。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是由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设立的政策性基金,总规模50亿元。

蒋浩表示,将本着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和更加贴近市场的政策机制,与更多基金企业合作,共同围绕聚集好机构、培育好项目、建设好生态、探索好道路四个目标,依托中原科技城创新源头优势,依托河南省研究院、北理工、哈工大等科研机构,打造全流程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目前,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子基金遴选,已与前海方舟、同创伟业、高瓴投资等多家机构开展子基金合作。

从科技创业项目成长路径来看,更多科技创新项目缺乏的是“雪中送炭”,即在项目早期需要资本投资赋能。

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就针对这一需求打造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其中一个优势就是出资比例高,其对单只天使投资基金的最高出资额可以达到1亿元,出资比例可以达到50%;对创业投资基金最高出资额可以达到2亿元,出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40%。

此外,该母基金的优势就是早期属性强。根据其母基金相关要求,天使和创投子基金投资于初创期、早中期,新型企业的比例需要不低于基金规模的60%。通过这样的组合特色,就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有力赋能中原科技城的科技创新发展。

郑州高新区政府投资母基金

摸索出“科学家+上市公司”模式

“目前,郑州高新区政府投资母基金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基础规模2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二是基础规模30亿元的产业引育母基金。链接优秀的创投机构、优秀的产业资源,同时发挥耐心资本特性,承接优质项目落地郑州高新区。”作为本次母基金推介的最后一只母基金,郑州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总经理陈金阁介绍。

作为河南全省首个开发区,郑州高新区从2016年就开始探索政府引导基金。其中,产业投资母基金主要功能和使命是打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集群,以此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引育母基金则聚焦推动招引培育高新区产业发展,促进优秀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向高新区集聚。

“公司有丰富的基金机构合作经验,尤其是在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助力高新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陈金阁表示,产业投资母基金投资模式为母子基金+直投,返投比例1.1倍;产业引育母基金主要投资于高新区科技创新及重大招商项目,可针对项目落地设立专项子基金、直接投资项目等。

截至目前,郑州高新区政府投资母基金及其相关基金,先后投资企业60余家,已经有4家上市,在辅导期企业6家。

“高新区是一片创业和创新的沃土,这里集聚了大量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人才,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的形成,更加注重科技创新。”陈金阁表示,在国家提倡耐心资本的大环境下,早期5~7年为退出周期的基金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我们计划设计更长的退出周期、出资比例更高的相关基金,以此来引导更多耐心资本。”

在投资早期科技项目方面,郑州高新区政府投资母基金也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论。

投早、投小、投科技是创投基金的必选动作,但如何规避其中的风险?陈金阁介绍,他们摸索出了“科学家+上市公司”的模式,即联合科学家来培育生态,同时联合上市公司来孵化。以此降低投资过程当中的风险。

记者 孙庆辉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4590 2024-06-13 00:00:00 四 “资本”如何练就“耐心” 河南3只母基金郑州推介“干货”分享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