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6版:高新·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6
郑州高新区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高新区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一项项创新成果在这里孕育,一家家高科技企业茁壮成长,一件件高精尖产品层出不穷;从智能终端设备到网络安全芯片,从传感器到超硬材料,从生物产业集群再到城市算力网……聚集200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郑州高新区,正在一条条新赛道上,飞奔向未来。

聚力向新 培育未来产业塑造发展新优势

“去年,我们一头对接区内高校及新型研发机构,梳理科技成果供给清单1194项;另一头对接区内企业,汇集技术需求清单207项,截至目前已成功解决了130项企业技术需求。”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德敏介绍,通过构建“清单+平台+活动”的常态化科技成果对接机制,郑州高新区有效牵起了供需方之间的成果转化“红线”。这是郑州高新区获批我省首批10家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一年来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作为1988年河南省启动筹建的第一个开发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郑州高新区坚持在科技创新上发力,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加力,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壮大创新产业集群,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5月,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与郑州大学签订《共建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合作协议》,以李蓬院士等为带头人组建的三个团队,引进国家杰青6人,四青人才8人,呈现杰出人才集聚效应。目前,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与创新中心已组建研究团队,正在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全力推动标志性成果产出。

去年12月份,国内合成生物学重要技术力量,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及其团队与河南汇融格物基金合作,在郑州高新区共同设立河南中源裕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郑裕国院士团队里,同样集结了一大批合成生物领域的高端人才,他们致力于打造未来生物制造行业的标杆,在此基础上建成全省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未来有望打造新的百亿乃至千亿产业集群,推动郑州高新区生物经济发展。

目前,高新区共有院士21人(含外籍院士5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4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上14人,中原英才计划2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7人,郑州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145人,入选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147个人才(团队)。自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实施以来,共吸引优秀青年人才14612名。

郑州高新区以天健生物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省级实验室、中试基地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落地,累计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27个、省级创新平台550个。积极对接中科院系统、双一流高校等高端科创资源,引进建设省市新型研发机构24个,其中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4个,占全省25%。先后获批并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质押融资试点区域,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部火炬中心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全国创新积分工作先进单位。郑州高新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获批,自创区、自贸区“双自”联动工作机制已经打通。

勠力同心 为新质生产力创造“新引擎”

而立之年的郑州高新区,血脉里流淌着科技创新的基因,始终牢记“高”“新”发展使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围绕构建“4+4+4”现代特色产业体系,聚焦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精密测绘为重点的北斗应用、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数算产业、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战略新兴产业,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四大未来产业,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持续壮大,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更加顺畅,成果转化效能显著提升,产业集群正加速集聚,已成为全省科技创新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前不久,《郑州高新区支持算力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重磅发布。这是继2024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算力之城”后,郑州市首个“真金白银”发展算力的激励措施,作为郑州算力高地,郑州高新区先试先行。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算力网建设,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全面突破;成功举办郑州城市算力网建设研讨会、城市算力网建设推进会等重大活动;图灵小镇、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加速推进,打造“算力之城”已经迈出关键一步,当不少城市瞄准算力这条新赛道,郑州高新区已“抢先一局”。

炎炎夏日里,处处都是日新月异的新创造。面临“东数西算”重大战略机遇,作为交通枢纽城市,郑州已然打响了“数据枢纽”城市的争夺战。目前,郑州高新区已建成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联通、移动、电信三大数据中心也相继落地,为算力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集聚了一批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具有较好的产业配套生态和较强的算力需求。同时,打造了智慧城市实验场,围绕着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社会服务、政务服务等开放了42个应用场景……可以说,郑州高新区已成为全省数据存储运算的“大机房”,助力全市乃至全省数字经济发展。

未来,郑州高新区将在超算中心和运营商通用算力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郑庆哈城市算力网一期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积极发展量子计算,着力打造我国中部地区集超算+智算+量子计算+通用计算+城市算力网调度枢纽于一体的数算产业高地。

铿锵有力 加速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动能

时代在新,科技在新,发展在新。郑州高新区将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的“算力之城”,让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去年以来,郑州高新区坚定不移加强产业高地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培优育新。智能传感器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入围全市第一批次战略新兴产业链,占全市40%;紫光计算机、新开普、郑州机械研究所等19家企业,入选全市第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智微智能郑州制造基地等项目实现量产。光伏新能源产业链逐步形成,涌现出了中熙能源等研发、生产、运维、安装全产业企业;持续完善氢能储能产业链条,推动开展燃料电池系统和储氢系统的研发、规模化生产和运营,省内最大加氢站——金马氢能固定式加氢站投用,日加氢能力4000公斤,可满足100台氢能重卡加氢;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初步形成,聚集了赛诺特、凯普瑞等一批拟上市企业。

而这些成绩背后,是郑州高新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起势蓄能。去年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占全省40%;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9家,占全市38%;新增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4家,占全省25%;新增孵化载体6家,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中,7家孵化载体被评为优秀等次,获优数量占全省41%;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45家,占全市35%;新增省级瞪羚企业27家,同比增长42%;入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13家,占全省11%;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1家;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五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占全省50%;郑州畅想高科等4家企业,入选全市十大“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郑州炜盛电子等3家企业,获评第九届市长质量奖及提名奖;驰诚股份成功上市、森鹏电子新三板挂牌。

获批郑州市“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62名,约占全市1/4;入选郑州市第五、六批次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4项,占全市44%;成功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立全市首支以人才为主题的创投基金——郑州天健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推动建立人才、资金、产业、创新要素共生生态圈。

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136亿元;常态化组织产学研用交流对接,帮助解决技术需求130项;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区内10家引进建设类新型研发机构共转化成果148项,发布成果清单135项,对接成功112项;获批省、市重大创新专项14项,获得财政资金支持7530万元。

随着一股股产业创新的热潮涌动,一个个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向新而行,向上攀登,充满活力的郑州高新区,升腾着新的希望。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4593 2024-06-13 00:00:00 四 郑州高新区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