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聚焦“郑州双世锦赛”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6
现代五项男子个人赛资格赛顺利完成
“郑州双世锦赛”志愿蓝是一支热情的“青春之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7所高校的332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
“郑州双世锦赛”志愿蓝是一支热情的“青春之歌”
志愿者正在服务国外运动员

“Hello,what can I do for you?”这是“郑州双世锦赛”负责接待的志愿者李想每天最常说的一句话,“参加这次比赛的很多外籍选手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参赛,对于我们这儿并不是很了解,作为志愿者我应该更主动地去询问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郑州、我们中国的热情。”

一场精彩的赛事,不仅有旗鼓相当的对手、热情加油的粉丝,还需要一群默默付出的“螺丝钉”——志愿者。作为“郑州双世锦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志愿者承担着各种工作。从赛事筹备到现场服务,从媒体宣传到观众引导,从运动员接待到场地维护,从衣食到住行,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赛事的幕后英雄,更是擦亮郑州城市名片的主人翁。据了解,“郑州双世锦赛”志愿者招募从今年5月初正式启动以来,收到了郑州市内各高校上千名学生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来自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经贸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7所高校的332名学生参加“郑州双世锦赛”的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多个版块的志愿服务。

白色遮阳帽、蓝色花纹T恤、白色裤子,还有青春热情的笑脸,这是“郑州双世锦赛”志愿者们的“标配”,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蓝。目前,正在郑州奥体中心举行的“郑州双世锦赛”展开了2024年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现代五项资格赛的角逐。而郑州近几日的持续高温,也为这场“重头戏”增添了足够的“热度”。烈日炎炎、热浪滚滚,马不停蹄、汗流浃背……这是负责场地保障“志愿蓝”日常工作的常态。“每天搬运赛场物资都要数十趟,步数3万多步起,微信运动排行榜,我最近一直霸屏!”来自河南工业大学的张潇然,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打趣道。在他看来,无论是哪个岗位的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本职工作,才能保障赛事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展现志愿者风采、郑州风采和中国风采。”

翻译志愿者刘丽每天紧张的工作之余还不忘拿着与体育英语有关的书籍进行“充电”,“激光跑、现代五项,这两个项目我以前都没听说过,接触到这两个项目的比赛后,才发现它们的专业性非常强,我必须要扩充专业词汇量和相关知识,才能为比赛做好翻译工作。”分享起个人感悟,刘丽颇有感触地说,“作为体育比赛翻译志愿者,我深刻体会到这项工作的辛苦和挑战。每当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身影,听到观众的欢呼和掌声时,我都倍感自豪。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

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志愿蓝”,正在甘于奉献、勇担责任、扎实工作中,肩负起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的使命,谱写出“郑州双世锦赛”一支热情的“青春之歌”,展现郑州“年轻郑”“文化郑”“国际郑”的靓丽城市形象。

记者 陈凯 实习生 余妍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4815 2024-06-13 00:00:00 四 “郑州双世锦赛”志愿蓝是一支热情的“青春之歌”KeywordPh7所高校的332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