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2
前5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
田间地头抗旱忙
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
今年起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
全国铁路今日起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四部门出台规定治理网络暴力信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田间地头抗旱忙
——河南积极应对高温天气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 马意翀

5月份以来,河南省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平均值偏少七成多,加之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土壤失墒严重,旱情持续发展,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记者近日在河南多地田间地头走访了解到,当地干部群众正利用一切水源和水利设施开展抗旱浇灌,滴灌、喷灌等设施齐上阵,努力提高玉米等农作物出苗质量。

在河南滑县,当地农业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今年滑县秋粮预计播种面积130.66万亩,目前已播种129.08万亩。近期降雨同比偏少,土壤表面不同程度缺墒。不过近两年来当地地下水位有所上升,高标准农田内机井抽水非常方便。目前农业部门正积极加强技术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分包乡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农户及时播种玉米,浇蒙头水,随种随浇,抢时抢种,确保秋粮种足种满。

在滑县小铺富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付强告诉记者,他流转土地1000多亩,承包的地块都属于高标准农田。

“作为种粮大户,我使用喷灌设施浇地十分方便。水肥一体化设备效率很高,地里不缺水,秋粮产量有保障。”王付强说。

记者在延津县僧固乡沙庄村的高标准农田内看到,大型平移式喷灌机刚刚把农田浇灌完成,延津县明鑫家庭农场负责人秦春明现场告诉记者,这里打开阀门便可浇水,地下水位与出水量非常稳定。

“今年在延津我流转土地2500多亩,主要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灌溉设备使用非常方便,随种随浇。目前旱情对农作物基本没有影响。”秦春明说。

“以往种粮大户流转土地遇到旱情最大难点就在于浇水,如今现代化的滴灌设施让浇地一按按钮就可以完成。”浚县种粮大户付太华告诉记者,滴灌技术应用能明显节约劳动力,提高浇地效率,应用这项技术两年来粮食增产效果明显。

浚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技专家董文全告诉记者,当地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作用,利用水泵等浇灌设施7000余台,组织群众采取滴灌、喷灌、井灌、渠灌、河灌等多种浇灌模式开展抗旱灌溉。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抗旱灌溉面积62万亩。此外,浚县还组织人员对高标准农田项目灌溉设施进行排查,对运行有障碍的机井,及时组织核查和修复,保证正常运行,发挥效益。

在鲁山县磙子营乡杨村东村记者看到,田间生产渠水量充沛,附近种粮大户正在利用喷灌设备浇地。磙子营乡党委书记孙朝辉表示,近期当地积极利用昭平台水库南干渠水源进行浇地。此外,乡内高标准农田内深水井随时可用,乡党员干部全员在田间地头组织群众进行抗旱浇地与抢种工作。

据河南省气象台预报,受低槽和扩散南下冷空气影响,预计14日后河南省北部、中东部将有一次对流性降水天气过程。19日以后,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和西伸北抬,我国主雨带也随之北抬,河南省降水将逐渐增多,前期的旱情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5089 2024-06-15 00:00:00 六 田间地头抗旱忙KeywordPh——河南积极应对高温天气走访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