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聆听历史足音 探寻文明密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聆听历史足音 探寻文明密码
——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观摩活动侧记
与会嘉宾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参观
与会嘉宾在郑州记忆·1952观摩

6月16日,郑州迎来了一场夏雨,为连日高温的城市带来凉爽。这天,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观摩活动在郑举办,参会嘉宾冒雨走进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亳都·新象、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阜民里、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地,聆听商都的历史足音,探寻城市的文明密码。

观厚重历史 感古都新风

“吾乃商汤,今日得幸,于大室宴请诸君。今日之宴,愿诸位贵宾可感受我大邑商之气魄,领略礼乐之精髓……”走进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大厅,“商汤王”正在举行一场礼乐盛宴。宾客至,鼓乐齐鸣,“商汤”气宇轩昂前来迎接观摩嘉宾,沃盥之礼、商宴、商服秀等环节,让人恍然如穿越至3600年前的商王都。

跟随礼仪官的引导,嘉宾来到二楼观看史诗艺术形象墙、郑州商城沙盘复原影片,感受着多媒体特效衬托下郑州商城的宏大规制;展厅外廊道上,“商服秀”带观众体验从商王、王后、贵族、武士、平民等各阶层的商代服饰特色,感受商代传统元素与现代气息融合的服饰文化。

在文创市集,大国工匠李仁清现场展示彩拓技艺,来自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博物馆、二七纪念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等郑州地区多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汇聚一堂。玄鸟纹小夜灯、“鼎”天“鬲”地杯、青铜器益智立体拼图等文创产品将文化与商业融合,传统与时尚交织。

为了让嘉宾更好地感知郑州文化,郑州市文物局拿出了金覆面、唐代青花瓷、商代铜鼓等“压箱底”的重量级文物。“中国商代时期的铜鼓在商代青铜器中极为少见,堪称‘中华第一鼓’。铜鼓图像丰富,形成体系化,直接表达了与上帝、帝喾以及关系唐、商、周等早期王朝著名历史神话的有关内容。对于研究中国上古史,尤其是帝系和大一统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的讲解引得嘉宾连连点头。

这批文物集中展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郑州地区10万年以来连续不断的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郑州在深入阐释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核心价值地位展露无遗。

“您好,商汤,请介绍下商朝的基本情况。”进入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用AI技术还原的商汤形象立刻引起了嘉宾们的兴趣,更让人吃惊的是,“商汤”还能与大家互动!

旧貌展新颜 焕发新生机

步入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嘉宾们便立刻沉浸在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气息的氛围中。

法桐成荫,红砖斜顶,苏式结构的老厂房,形形色色的文艺店铺,来来往往的游客穿梭其间,拍照留念。红色砖瓦砌成的墙壁上,“郑州”两个字分外醒目,不少游客正在这里拍照,“这里可是园区的著名打卡点,‘郑州’这两个字是从毛主席为《郑州日报》题写的报头中提取出来的,许多人不远万里就是为了在这里拍照打卡。”讲解员介绍。

据了解,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是郑州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依托原郑州市油脂化学厂工业遗址建筑群建造。油化厂当年生产的中州肥皂和福乐尔香皂曾响彻全国,是郑州几代人的骄傲,也是难忘的“郑州记忆”。

园区内保存较好的苏式红砖建筑3万多平方米,漫步其中,随处可见斑驳的红墙,锈迹斑斑的烟囱和水塔,空气中也弥漫着独特的肥皂香,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而汉服、cosplay、花墙、街头涂鸦、文艺店铺等年轻化元素的融入,又使得这里处处透着新潮与时尚。

与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一样,阜民里也在有机更新后绽放出别样光彩。“老阜民里,就三个字:乱、乱、乱,你看看现在,多好!”随着老大爷的讲解声落下,嘉宾们也开怀大笑了起来。“新烟火接驳老城墙”。如今,老城已经焕发了新生。“红红美发店”“阜民裁缝铺”“管城照相馆”等老物件、老商铺被复原于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装修风格,让嘉宾们记忆翻涌,回味良久。

当观摩团一行来到位于管城区的亳都·新象都市文化商业街区时,完工不久的街巷在雨水的冲刷下愈发洁净明亮。“即便是细小的浮雕也包含了最美好的祝福。”从建筑设计、商业布局,到该商业区所在的老城新建改造项目,讲解员仔细讲述了这座古今交融、古典设计与现代化气息结合的街巷。

“这次参观带给我非常独特的体验:一边是厚重沧桑的商都文化,可以漫步城墙,品史、研学、赏景,亲身感受历史遗迹的沧桑与厚度;一边是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息,特色美食、非遗文化云集,可以在此穿街越巷,细细体味城市的特色、触摸城市肌理。郑州在文旅方面的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牛东红说,漫步商城,既有老城的烟火气息,也有现代的时尚活力,尽显城市温度与馥郁人文气息。

文旅+科技 蜕变出新彩

观摩团还来到了中牟这座“幻乐之城”,参观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实地了解中牟走出的“传统文化+时尚创意+文旅科技”的创新之路。

据了解,2023年中牟县迎来了3080万人次游客观光,比2022年增长189.4%,带动旅游收入141.4亿元。如今的中牟正在向“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不断蜕变升级。

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观摩团来到了“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等剧场观看戏剧表演。从二七大罢工到新中国铁路发展建设,“郑州,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被戏剧表演展现在眼前。

在21个剧场近700分钟的剧目和近千名演员的生动演绎中,这座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以独特的“幻城”建筑为载体的戏剧幻城,让嘉宾们叹为观止。

在戏剧幻城不远处,巨大的摩天轮“郑州之眼”吸引了车上嘉宾的目光,他们来到“郑州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走向与海洋动物相遇的世界。随着海豚从水中高高跃出,参观嘉宾们被“海豚骑士”的精彩表演所震撼,纷纷拿出手机记录。

“中牟的八大主题公园已经是远近驰名,通过这次参观,实地感受到传统文化、时尚元素和新奇玩法原来可以碰撞出如此耀眼的火花。园区创意化的设计、年轻化的内容编排、沉浸式的体验场景,带给我们的感受是颠覆性的。”参观结束后,来自焦作的嘉宾意犹未尽。

一天的时间里,嘉宾们品读“天地之中”的厚重历史,感受千年商都的文脉不息,饱览现代郑州的浓浓烟火。参观的时间虽短,但这场文旅创意之旅所带来的震撼与悸动,却长久地留存在了嘉宾们的心中……

记者 左丽慧 秦华

李居正/文 马健/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5206 2024-06-17 00:00:00 一 聆听历史足音 探寻文明密码KeywordPh——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观摩活动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