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陈泽楠 史园园)4天,4300亩,602万斤……前段时间,在荥阳市汜水镇赵村,8台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秸秆粉碎、颗粒入仓,一气呵成,一场农机擂台赛正在火热上演。“俺村人只要划道线,告诉农机手从哪儿到哪儿是他家地,一分钱不用花,就等着晒粮了。”赵村党支部书记梅志磊自豪地说。
这是“半托管式”服务。
近年来,荥阳市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抓手,在宣传动员、政策指导、机构组建、服务保障等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推动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快速发展。2021年,赵村借着这股东风,由村党支部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了振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连续3年免费为全村提供收割、犁耙、播种、植保等农机服务,并到周边乡村开展农机合作,惠及6个乡镇13个村庄1万余亩地,年创利80万元,带动50余户村民就地转化就业。
今年,赵村举办农机擂台赛,不光比收割速度,还比麦粒损失,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培养金牌农机手,扩大合作社知名度,实现粮食产量和集体经济双丰收。
像赵村这样的“半托管式”服务,在荥阳比比皆是。汜水镇大部分村实现了“半托管式”服务。刘河镇小寨村、乔楼镇蔡寨村等也实现了“半托管式”服务。这些合作社将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在现有“半托管式”基础上实现“全托管式”农机服务,包括晒粮等,让农民腾出时间和精力参加第二职业,既保证粮食产量,又在家门口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