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财经·创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AI助力千年文明 创新“向云端”
A13
深中通道架起 大湾区“超级通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探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AI助力千年文明 创新“向云端”
7月3日,几名工作人员在世博中心门口忙碌

连日来,记者探营即将召开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现,AI技术不断创新,正成为守护中华文脉的好帮手;运用前沿数字科技帮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未来中国也可以遇见古老中国。

数字化修复“敦煌遗书”,让古籍再次被“看见”

走进合合信息的展台,一幅高清的“敦煌遗书”吸引记者目光,在生成式AI技术的加持下,残卷正被数字化修复。公众可在不同位置扫描样本卷轴,见证AI如何通过字形修补、褪色修复、背景补全等,让古籍再次被“看见”。

“敦煌遗书”指的是1900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文献,由多种文字的写本、印本、拓本组成,时间从4世纪至11世纪,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合合信息展位工作人员许圆圆说,由于其分藏于数个国家的数十家收藏机构中,缺乏完整的联合目录,对学术界的体系化研究造成巨大干扰;岁月侵蚀,古籍还面临材料老化、环境侵蚀、内容缺失等多重考验。

通过AI识别,千年时光中的残卷,被拂去岁月的痕迹,以完整姿态向关注者们“问好”。

许圆圆说,AI古籍修复模型具备优秀的图像处理能力,可助力古籍文献中存在的模糊、阴暗等图像质量问题的解决;模型还可以智能学习不同古籍文字风格、纸张背景,对损坏区域的字体内容、风格进行高度还原,尽量确保文字风格和背景与原古籍的一致性,修旧如旧。

历史不止于书,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智能高清滤镜”,能从4厘米长的核桃上,提取每个字只有1毫米长的微雕文字,“核舟记”蕴含的精巧、细致之美,正在被AI以另一种方式续写;站在数字人祖冲之面前,不仅可以再现古人风采,还能互动对话,得知自己的生日和圆周率的哪一段重合……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这样的AI应用别具一格。

人工智能助力甲骨文“破译”和活化利用

“了不起的甲骨文!”腾讯展台展现了研究人员怎样开发甲骨文检测、识别、摹本生成、字形匹配以及释读等方向的智能算法,助推甲骨文研究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

甲骨文是汉字源头,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为古文字研究和传承、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第一手史料。但是,甲骨自然损坏速度较快,保存、展示、利用不易,且出土甲骨分散收藏于国内外。

近年来,得益于AI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AI与甲骨文研究相结合,成为新解题思路。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腾讯优图实验室等单位,在吸纳业界最先进的研究资料后,开发出甲骨字检测模型,大大降低甲骨文研究的门槛。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甲骨文的破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我们正在尝试用数字技术,助力甲骨文考释的需求,包括文法分析、释文翻译、辞例拟补、残字补全、辞例辅助缀合等。”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刘永革说。

在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看来,技术团队一直在探索用人工智能助力甲骨文“破译”和活化利用,和行业伙伴共创甲骨文AI考释破译的新算法、新工具、新方法,守护中华文脉、焕活汉字源头。

前沿数字科技助力文化遗产焕新、焕活,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如同架起链接古老中国和未来中国的桥梁,让千年文明更好创新“向云端”。

新华社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8397 2024-07-04 00:00:00 四 AI助力千年文明 创新“向云端”KeywordPh探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