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5
继续深挖黄河文化价值 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欢迎赐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继续深挖黄河文化价值 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刘 涛
黄河花园口段 记者 马健 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起点上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继续深挖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展现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历久弥新的黄河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的光芒,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的责任担当,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厘清黄河文化脉络 抓住黄河文化的核心要义

从人类文明的演进史来看,史前人类多靠河居住,河流为生活、生产提供了前提,为交通运输提供了可能,成为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可以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与河流的关系史。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都发端于黄河流域,并产生彩陶瓷器、丝绸技艺、农业生产、天文历法等先进文明,早期的城池建筑、政治制度、思想文艺等都集中于此,儒家文化、道德伦理、价值规范等在此积淀形成,可以说黄河滋养了最初的农业,浇灌出中原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文明之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地,在万年历史长河中留下弥足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折射出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是文化发展的高地和高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就是要继续传承弘扬这些弥足珍贵的财富,就是要在文化的绽放中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从黄河文化的内涵来看,其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从“世界屋脊”奔流而下,开山破石,奔腾不息,千年流转,哺育着中华民族,展现出强大根源性、一体性和包容性,成为中华文明的主干和主体。人类文明在此繁衍生息,华夏文明在此诞生,人类从部落走向城市,从野蛮走向礼治,黄河是人类之源、国家之源和文明之源,具有极强的根源性。由于文化的强盛和辉煌,海洋文化、游牧文化、稻作水田文化等不同文化在此汇聚、碰撞和融合,共筑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黄河流动发达的农耕文化不断向周边辐射,带动多元文化的协同并进,构成了内涵充实、层次丰富的中华文化,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辉,展示出黄河文化居中容纳、荟萃兼融的宽大胸怀和可贵品格,黄河流域的文明核心地位不言而喻。

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的使命来看,要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传递历史文化底蕴,延续好历史文脉,释放厚重的文化价值。也要面向现实和未来,通过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优秀文化通过新方式、新模式和新技术进行表达,融入时代内涵和价值,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的人民共享。同时,也能够在文化的传承中激活社会大众的创造活力,培育更多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贴近于人民的文化作品,营造全民参与的文化建设氛围,促进黄河流域文化的繁荣发展。

挖掘黄河文化的内在价值

凝聚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

在漫长的文明史中,人类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国家与地方间相互融合,多元关系不断修正、调试和完善,塑造起了多维度、多层次的黄河文化共同体,其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形态和文化标识,铸就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在世界范围内,虽然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河流文明,但是黄河文明则是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形态,在万年文化史和5000年文明史中形成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民族精神等依旧影响着当代人。新时期,更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在精神,继续传承这些光耀千古的力量,引领民族前行的方向。

劳动人民在治理黄河、开发黄河水利的实践中,形成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发愤图强的精神,并内化为他们的品格,指导着他们的行为。劳动人民自觉秉持和传承着这些精神,并在为国家、民族的无私奉献中实现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劳动人民更加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形成了“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伦理观念,注重维护自然和生态的平衡,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和睦、和谐、和顺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民族凝聚、价值整合,表现出黄河文化重和谐统一的面向,更为重要的是,黄河文化中蕴含的哲学伦理、生态伦理和人文精神,都体现出较强的“民本”理念,注重维系人民群众的生存安全和价值实现,坚持促进人民群众的团结和谐,持续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这都为新时代的黄河生态保护和文化秩序构造提供了指向。

塑造新时代下的民族精神,就需要深入挖掘优秀的黄河文化和内在价值,推动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融入黄河流域生态文化保护的工作中,展现拼搏奋进的精神面貌,塑造宏大文化气魄,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为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要继续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让华夏儿女深刻认识民族的根与魂,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构筑海内外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要坚守贵和尚中、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优秀文化精神的能量释放和价值传递,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在世界舞台上促进文明的交流融合,把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让命运与共成为人类内心的精神认同。

构筑文化战略思维

展现黄河文化的时代魅力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有宏大气魄。在黄河文化的传承弘扬中,要做到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要立足前沿、把握趋势、瞄准未来,以发展眼光对黄河文化要素进行整合提升和优化升级,确保黄河文化的开发利用能够经受住考验。要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对黄河流域文化资源和品牌进行统筹,梳理文化主脉和品牌,带动周边文化资源的联动开发建设。注重文化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建立有系列、有品质、有体验的生态文化区域,构筑起展示黄河文化之魂、文明之根、生态之美、艺术之源的文化高地。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有宽广视野。在黄河文化的传承弘扬中,要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突破地域、行政的限制,避免对历史的割裂,避免文脉的分离,主动寻求合作,在差异中寻求共性、在历史中寻找脉络,实现整体建设、联动发展,彰显地域特色、延续文明之脉。依托区域间合作运营机制,促进文化资源串点成线,文化景观串珠成链,形成脉络清晰、形态完整、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产业带,这样既可以展现黄河流域不同的文化风貌,又能够具备穿透历史纵深的力量,从而建成古今一体、纵横联结的传承格局,全面展现黄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有时代思维。黄河文化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也是未来的,要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借助现代科技、载体和平台,促进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领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方向。要以创新创意设计黄河文化产品,构筑黄河文化景观带,塑造黄河文化地标性建筑群。要以现代科技手段再现黄河文化历史情境,体验黄河文明演进史,开发表达黄河精神的游戏、动漫、演艺等文化产品,鼓励优秀原创文学作品的创作生产,讲好“黄河故事”。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生态、体育、健康、旅游等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培育时尚产业、创意产业,打造黄河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建立黄河生态产业廊道,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让黄河文化“活起来”“实起来”,充分展现中华文明具有的独有魅力和时代价值。(作者系郑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8660 2024-07-05 00:00:00 五 继续深挖黄河文化价值 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KeywordPh□刘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