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今日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6
帮老人放下手机,关爱是良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帮老人放下手机,关爱是良方
多陪伴多理解,增加他们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起床睁眼找手机”“深夜黑灯刷视频”“每天打卡赢现金”……当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积极拥抱数字时代,离开智能手机就难受。银发群体正发展成为网民大军的主力军,他们“机不离身”成了不折不扣的“网虫”。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其中约1.7亿是网民。换言之,两个老人中至少就有一个网民。

跨越“数字鸿沟”成为“网瘾老人”,互联网时代引发的老年人沉迷网络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现象 51%的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

拍照修图、视频聊天、网上购物……今年72岁的李奶奶用起智能手机毫不生疏,她说:“我可离不开手机。我会把日常生活通过微信分享给女儿,还经常跟孙女通视频电话。”

“我妈妈特别喜欢看心灵鸡汤小视频,我计算过,她每天浏览短视频的时间竟然在5个小时以上,一周刷短视频能超过38个小时。”市民小青表示,家中老人经常“机不离身”。

走访中发现,老年人下载的APP多为社交需求、信息获取、休闲娱乐和生活出行类。老年人一般会使用社交媒体APP来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或者使用视频APP来看视频、听广播。

调查显示,今年3月,50岁以上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约为3.2亿,每月使用移动互联网时长超过130小时,次数超过2600次。在老年网民中,51%的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15.7%超过6小时。超过10万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10小时。

“我们家的卫生纸、洗洁精,甚至零食,都是我爸在直播间买的,而且买的东西质量都不太好。”马笑梅在朋友圈里吐槽,谁知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人人家里都有同款甚至是升级版的“网瘾老人”。

“我外婆沉迷于网络视频,没事儿就追剧,一天能看12小时手机。天天坐着、躺着,也不锻炼身体,前几天在医院查出了青光眼。”

“我妈平时身体很好,有轻微的高血压但丝毫不影响正常生活,这几天突然严重眩晕不能行动,大夫说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熬夜或者其他睡眠障碍,影响夜间正常休息导致血压升高,都是熬夜紧盯直播间惹的祸。”

……

医疗界证据显示,长期沉迷网络会导致免疫力、视力下降、关节老化,还容易脱离现实生活,引发心理问题。

此外,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也容易诱导老年人,造成财物和情感上的损失。唐大爷平时爱好书法,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条可以帮忙推广书法作品的短视频,就准备给对方汇款3万元,幸亏他告诉了当警察的儿子,才没有上当受骗。

原因

有钱有闲却心生寂寞

手机为每个老年人“量身打造”的私密空间,就像是他们专属的乌托邦,寄托着无处安放的情绪与情感。

“我们看到孩子、孙子整天抱着手机玩儿,就奇怪这个小方疙瘩到底有啥魅力?”韩大妈说,一开始是出于好奇,归根到底其实是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也挺多的。

“老年人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美好的生活场景并被吸引,因此,老年人就成了最有可能被操纵的群体。”心理医生张房纺表示。

“网瘾老人”具备一些共同特质,比如有钱有闲、渴望陪伴、追求健康等。他们向往美好生活,但往往因为子女忙于工作、朋友远隔一方、邻里互不相识等,导致其在现实中人际交往较少,心生寂寞。

“孩子不在身边,我们也无聊,只能跟机器互动,打发时间呗。”吴女士叹了一口气说,有时候老人独居久了,容易想得多,心情烦躁,很多时候能通过网络找到一些群组弥补心里的空虚感。

张房纺分析道,现在的网络快捷开放,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数字媒介了解外界、社交沟通、娱乐互动,替代或补偿现实生活中家人的关爱、亲情的温暖。久而久之,便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以此获得线上的情感交流。而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接受过网络教育,在虚拟世界交往中,连续网上冲浪最终让许多老人网络成瘾。

当然,银发族“触网”确实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消费动力。网上购物也好,充值VIP追剧也罢,都值得各平台不断深挖“银发用户”的阅读习惯、购买特点,并推出老年网友喜闻乐见的各类生活类信息、APP或小程序,通过吸引“银发用户”来创造新流量。

建议

全社会帮助老年人正确融入智能社交圈

随着“银发低头族”“网瘾老人”的队伍不断扩大,政府、社区、家庭亟须合力构建一个防治老年人沉迷网络的治理体系。

对此,郑州大学社会学教授蒋美华表示,政府需强化适老化数字产品以及服务供给,比如,设立奖励机制或补贴计划,鼓励年轻人帮助老年人学习数字技能,还可以通过投资建设老年人数字教育基地,有针对性地提供公益性质或低成本的数字技术培训课。

政府还可以建设自己的“老年智囊团”,挖掘老年人的积极向上精神,比如,积极开发具有专业技能的老年人潜能,并通过这群人,让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影响全社会。

针对“银发网瘾族”,蒋美华建议,需要从授受双方、传播机制三方面入手,让老年人与网络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关系,比如,在技术上,可开发类似限制青少年上网时间的程序,通过一些AI技术及时控制其上网时间,让他们可以及时回归现实生活。同时,对于老年群体,要强化对他们的网络安全教育,强化其网络素养。还要适时建立网络平台监管机制,第三方平台或者政府要强化数字平台内容的审核与监管,运用大数据,严格打击网络中的不安全、违规行为,以及交易等。

对待老年人染上网瘾这一新问题,蒋美华认为,归根结底是老年人缺乏价值感,缺乏陪伴的体现。因此,全社会需要合力构建健康生活格局,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各类社交活动黏合度,秉持“堵不如疏”的理念,换位思考,了解他们真正所需,引导老年群体健康积极社交。比如,各社区可针对老年群体组织一些舞蹈队、读书会、合唱团、戏曲社等兴趣活动小组,构建真实的社交空间,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寻找健康积极的社交方式,引导用以转移注意力,引导老人走出房间,进入更为真切的现实生活,满足其社交需求。还可以聚焦每个家庭中,日常晚辈们对长辈们尽量多一些关爱、陪伴、交流、互动,时常教授其相关网络知识。

此外,蒋美华也强调,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反成瘾”宣传教育不仅在家庭中,更应全社会普及这种风尚,让老年人对自身财产安全和心理安全有全面认识。具体而言,依然从社区入手,各社区可以派相关志愿者向老年人普及防范网络诈骗、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拧紧上网“安全阀”,帮助老年人正确融入智能社交圈。

“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途径,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蒋美华站在交叉学科领域给出意见。

另外,眼科医生建议,老年人看手机要注意节制,不能长时间连续使用,每次尽量不要超过半小时。

记者 李娜 陶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50467 2024-07-16 00:00:00 二 帮老人放下手机,关爱是良方KeywordPh多陪伴多理解,增加他们的价值感和幸福感……